韦斯·安德森:追求完美,是身为一个处女座导演的自我修养

布达佩斯大饭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由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第八部电影长片,该电影由他自编自导,由拉尔夫·费因斯、托尼·雷沃罗利西尔莎·罗南爱德华·诺顿等主演。影片讲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布达佩斯大饭店经理古斯塔夫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泽罗之间友谊的故事。



 2015年2月,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化妆&发型设计、最佳原创配乐奖。


首先,这个电影我想说的太多了,一个个慢慢来。

先讲叙事内容。

故事是一个作者在自述,自述他入住了布达佩斯大饭店,此时的饭店早已辉煌不再。

他遇见了饭店的老板,是一个沉默古怪的老男人。在二人交流中,老男人开始讲述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

老男人的讲述由4 part组成。

第一部分是“古斯塔夫礼宾员”,也就是主人公。

古斯塔夫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大堂经理,他文质彬彬,一本正经,喜欢讲大道理,但同时他十分好色,并且以自己的身体去服务年老的女顾客,慰藉她们的心灵。在饭店门前,他看到了新来的门童泽罗,并亲自培养他。泽罗就是老男人本人,他是在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


第2 part是D夫人,D夫人是大饭店的老板,古斯塔夫收到了D夫人的死讯,前往她的家里参加葬礼,并陷入了与D夫人的儿子德米特里关于遗产的纷争里。

D夫人将一幅叫做《苹果男孩》的名画留给了古斯塔夫,感谢他曾抚慰了一个老女人的伤心。

但德米特里却大为恼怒,不同意这项遗嘱。

不得已,古斯塔夫和泽罗悄悄偷走了这幅画并藏了起来。好景不长,德米特里诬陷古斯塔夫谋杀了D夫人,古斯塔夫入狱。


第3 Part 是“19号检查站”,古斯塔夫入狱后,泽罗想方设法救他出来。另一方面,德米特里想让律师帮自己夺回那幅画,律师没有同意,于是德米特里派杀手残忍地杀死了律师。而在狱中的古斯塔夫则和同伴开始商量越狱,终于在一天晚上,。

越狱这一场景,可以说是全片最经典最有喜剧色彩的一部分,五个人的天衣无缝的配合,无声却流畅的合作,营造出了一出完美的越狱,加上滴答的时针走动的声音,既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同时还带有一丝欢快的气息,喜剧效果十足。

还有在古斯塔夫出来后,他最先问的是泽罗有没有给他带来“华丽香氛”,泽罗忘记了,古斯塔夫就开始啰里啰唆的责备,辱骂泽罗愚蠢。

我想说,他难道忘记了自己是越狱出来的吗?出狱后同伴都赶快离开了,只有古斯塔夫还在原地不停地啰嗦,直到警报响起,他才意识到自己尚在危险之中。

第4 Part 叫做“社交网络”古斯塔夫出狱后,寻找朋友帮自己找到D夫人的管家瑟奇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一部分有趣的是古斯塔夫给另一酒店的朋友伊万打电话,镜头用了“圈入”,画面中心是接电话的朋友,然后朋友又向另一个朋友求助,另一个朋友接到电话后又向另一个朋友求助,重复蒙太奇的使用在此处生出了喜剧效果,让观众捧腹,原来这就是酒店经理的“社交网络”啊。

在朋友帮助下,瑟奇找到了。他说出了D夫人还有一份遗嘱,只有在被谋杀死亡的情况下才生效,正当古斯塔夫询问之际,德米特里派出的杀手杀死了瑟奇。

随后,古斯塔夫和泽罗与杀手在雪场展开了一场追逐戏,有趣的是,他们追逐的场地是“冬奥会”的场地,有起点还有终点,就像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赛结果是,泽罗把杀手推下悬崖,救了古斯塔夫一命。

第5 part是叫做“第二份遗嘱的第二份副本”,古斯塔夫回到了布达佩斯大饭店,只是饭店早已经成为军队的营地,泽罗的女友事先进入饭店拿到了那幅画,被德米特里发现,危急关头,,古斯塔夫罪名被洗清,并按照遗嘱,古斯塔夫继承了D夫人的全部财产。


影片结尾,古斯塔夫与泽罗坐火车,遇上了士兵的检查,由于泽罗是移民的身份,古斯塔夫与士兵起了争执,结果,古斯塔夫被射杀。


影片的结尾,带给观众淡淡的忧伤,那是一个逝去的时代,只留下一个行將作古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泽罗对于古斯塔夫,,对于年轻时的记忆,都在这个古老的饭店里,往事不堪回首,只有这座古老的城堡可以陪伴他有过剩余的人生。


这部影片根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同名小说改编,布达佩斯大饭店实际上讲述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还有人说是因为作家自身身为犹太人,。


有的人解读布达佩斯大饭店背景是二战,的时代。比如说上火车上检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军党卫军装备,山型双扣帽,帽徽是个II,现实里这个II是绣在德国国防军中下级军官的领章上的。

占领饭店以后,挂巨幅国旗,带袖章,,电影上旗帜和袖章是ZZ图案,,或者卐字,按照自己的解释,SS、卐都是双闪电,那么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隐喻双闪电么?

还有酒店里发生的枪战。最开始是德米特里冲上楼,看见了古斯塔夫和泽罗,德米特里身穿黑色风衣,手腕上别着双闪电袖章,嚣张的吼道:“苹果男孩”在哪里?这是模仿一九三几年时候的叫嚣?然后古斯塔夫来了句:“管你屁事。"于是德米特里他从脚底掏出一支枪,镜头强调这是一把PPK。PPK是二战时最著名最先进的手枪,。


随后不同的人从房间出来,困惑的看着这一幕,不由分说地彼此开枪乱射,像极了当时的二战世界,不同的国家,阵营,彼此对立,互相伤害。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叙事结构,回字形,也就是套娃结构。

在开头字幕,导演特别提示了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观看,因为在不同的叙述结构里有不同的屏幕尺寸,屏幕尺寸尽量接近故事发生的年代,避免叙事脱节。这也是提醒观众,我们看到的是第一层——电影的叙事。


然后影片开始,一个抱着书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电影结尾也以此收尾,这是套在第一层里面的第二层,提醒我们,我们看到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


然后作家开始讲故事,讲他和泽罗交流的故事,最后以作家自述结尾,这是第三层,是作家亲自口授自身经历。这里用的是是第一人称视角。


然后是泽罗和作家在酒店,向作家讲述他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共同经历,以泽罗在酒店乘电梯离开回房间为结尾。这是电影叙事中最核心的一层。


在影片视听语言方面,我看到了身为处女座的导演韦斯·安德森几近变态的完美主义。

比如说人物始终居画面中的经典构图,每一帧都如画一样干净,整洁,简约,更重要的是对称。和谐美丽。

还有令人最印象深刻的越狱那一场戏,堪称场面调度的典范,五个人天衣无缝的越狱行为,离不开导演完美的场面调度,道具的摆放,人物的走位,镜头的切换,加上滴滴答答的时针声音,简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真人动画片。


安德森好像还是一个很喜欢用镜头的左右横摇,上下移动来拍完一个场景内的所需内容。这不同于连贯的长镜头,却比长镜头更加灵活有趣,且多变。

比如杀手杀死律师后,镜头随之右移,是一条道路,杀手入画,离开。

还有古斯塔夫初见泽罗时,询问他是谁介绍他进来的,镜头上摇至窗边的莫舍先生,又下摇,接着二人的对话。

电影用还有多处这样灵活快速的摇移镜头,你甚至不用把画面停下来细致的观看,安德森早已经引导着你去观赏。


色彩也是本片,也是导演常用的电影手法,安德森对色彩,构图,布景可谓是极为考究,当然这也来自于他敏锐的艺术观察力。

,泽罗一身蓝衣,,粉红,粉蓝构成了两个年轻人甜蜜的世界,尽管外面充满危险。

还有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电梯里,红色的电梯内部,和穿蓝色制度的酒店服务人员,红蓝色色彩都很强烈,却不显得怪异冲突,反而多了分戏剧轻松色彩。

还有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大厅,咖啡色,洋黄,洋金,表现出了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富丽堂皇。

,灰色的色调,,阴郁的气氛。

整部戏是大腕云集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

古斯塔夫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他是《英国病人》中忧郁的德军飞行员,是《汉尼拔红龙》中变态内向的连环杀手,是《哈利波特》中邪恶的伏地魔,是《辛德勒的名单》中冷血无情的集中营司令,除此以外,还扮演过无数经典角色,两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大反派德米特里扮演者,阿德里安·布劳迪,《钢琴师》里面失魂落魄的犹太人,.......仅凭他往哪里一杵,那时而阳光、时而清朗、时而忧郁的外表就可以赢得一片赞誉的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得主。


打手乔普林,扮演者威廉·达福,《蜘蛛侠里》情感丰富的大反派,还有《野战排》、《生死时速》、《英国病人》.......



律师科瓦奇,扮演者杰夫·高布伦,由于他特别喜爱扮演稀奇古怪的角色,所以经过胡子、眼镜、皱纹的修饰,你绝对想不起来他就是当年《侏罗纪公园》里那个帅气的歌星,然后还曾用《天煞》、《变蝇人》这些科幻恐怖片把观众吓傻。


,哈维·凯特尔,经常就来点老大或者组织头头的角色,例如在《低俗小说》、《落水狗》这些剧里面他就已经把有点点背的小头头这个角色演烂了。除此还有《坏中尉》、《出租车司机》、《汉尼拔红龙》......数不胜数。


作为一个导演,韦斯·安德森试图让他的作品充满作者色彩,无论是叙事,音乐,色彩,构图,摄影,都带有鲜明的作者特色。

"我所做的只是想让电影保持个人特色,但同时对观众来说又具有趣味性。"



 如今,他用《布达佩斯大饭店》完成了对茨威格的致敬,也写尽了欧洲传统文明的华丽与人道主义的最后之光。古斯塔夫就算在逃亡过程中也不忘记喷上"华丽香氛",而古老的欧洲文明也应该逝去的更有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