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各地不同城市的艺术家们,越过时空汇聚在此,他们所描绘的、刻画的、表达的都只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江南。
江南风景如画美丽而又神秘,但江南从来不咄咄逼人。
因为每一部江南文学与艺术作品作品里的江南,都是一个故事,都有着悠远的气息和独特而又诗意的意境和韵味,你恍惚是一头扎进了江南这条烟雨蒙蒙般黏湿的雨巷,或是感受着江南那种悠远而又沧桑的古老的时光流淌在枯朽的门板、斑驳的粉墙,或是抚摸着长满青苔的黛瓦,听着江南特有的雨水流淌、瓦松生长的声音。
我在看到网上的一幅文人画家王盼盼的作品《我的精神家园》里面画着笔墨纸砚,驻足良久。
这幅图片中的造型很有特色这张画好似有种魔力,将我吸进一条幽长的小巷,站在逼仄的巷子里的过道上拾级而上时,你会发现街道两侧的房子都仿佛和我的脑海中要挤到了一起的距离一样。
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的那些古老的黑瓦建筑形状变幻莫测,留下胶片的质感。
打鱼的船泊在一条条的水面平静地荡漾着涟漪畔,那些细小的雨丝轻轻地飘洒在岸边的梧桐叶上感受着静滞的时光,漾溢开去的涟漪,又不禁勾起了人们心底那些易感的情怀,就像是有人在日复一日地静静地守护着江南的旧梦。
瞥见苏州画家周华明的作品《静匿》,我当时就在想,他应该不知道周华明是到过这里的美术馆或者美术馆里创作的艺术作品吧。
我把他的画作分享到了全国各个地方在朋友圈,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
我至今记得那个烟霞堆叠的傍晚,湖水被夕阳映得十分的温柔和平静的光线下,倒映着湖面上有数十只渔船的剪影。
每一个在湖面上扬起的帆船或是摇摇晃晃地竖起的桅杆,都是一根琴弦,在湖水的弹拨下,演奏着一支无比高亢而又优美的交响曲般的乐章,汇成了一曲无比雄浑而又浑厚的奏鸣曲。
当天色渐渐暗沉,渔船上亮起一盏盏的渔家灯光映照在江面上,渔船上的渔灯随着季节变化不断闪烁也笼起了一堆堆渔灯的影子划过江面,天地被迷蒙的水汽笼罩,恍惚仿佛又回到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前那个“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两岸青山相望不相闻独坐孤舟蓑笠翁不见人舟也不知归处的江南特色渔村眠”的姑苏古城江南渔家风光的景象。
多少次,我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乘着这样的一种心情乘坐一叶小舟,顺流而下走进如诗的江南,只为寻找一场杏花春雨、一剪春风春雨之间的诗意栖居之地。
梦里,那旧世的爱人,袅娜的身影斜倚着窗框却依然如初的美丽倩影、穉朱颜只,从窗前隐隐约约映入眼帘的雨巷尽头,娉婷向我走来。
她飘逸的长裙飘逸而灵动风轻动人地掠过袂,拂过黏湿的砖墙。她沉浸在杏花满园春色美不胜收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里,莲步轻移,在我抬头仰望天空的刹那,我好像看到了一头迷蒙的惊鹿。
她的发,在小巷的微风里,如同一朵朵出水芙蓉或者是茉莉吐蕊水仙花开放或者是白玉兰吐、白玉兰吐蕊,轻轻撩动我的情思。
这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四川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庞茂琨的作品《佳薇》,一下子触碰到了我心头最柔软的触动。
被时光洗礼和净化过的人生,带着江南的脉脉风情,从春到秋到冬到春到夏到秋到冬到春,从花开到花落,在匆乱的岁月里,也曾在桃李纷纷落尽无人入梦、落红满地飘零的日子里。
看“漠北长城和北国风情建筑与文化艺术展江南——主题艺术展”,最能触动和打动观者的情绪,不是看到那个大漠铁骑滚滚向北奔腾、风沙弥漫的漠北疆场,不是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寂寞的孤独和遗憾,而是了一种在风雨飘摇和过后的千帆过尽后的大漠孤烟直指天际。
江南如梦,但唯有江南的梦,才会随着春天的脚步轻轻飘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诗意江南—是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节之江南之春系列展之一的诗意艺术展”,意在将“江南”作为的诗意栖居和心灵栖息与精神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展出作品所体现的意蕴和情致着重强调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融合了江南地域抒情性和精神性的风格,也反映和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于江南这一特定地域了江南地域的文化情感诉求和审美的追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和。展览从诗意的双重观看的角度出发和探索,从江南地区艺术家和旅游者眼中的景观和其他地区人民和江南文化研究者眼中的江南切入,着重体现江南文化的文化遗产和中国人文精神精神。展出的107件艺术精品分别展示了不同主题的作品,从丘壑自远 、逸格士气、不物于物、文人情怀和诗意人生江南文化与诗意江南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等多个维度来全方位地讲述了江南文化的深刻内涵共同探讨了文化与诗意江南的“诗意江南”的历史理念和文化论题,表现江南胜景,讲述江南故事,塑造江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