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这个词在今年非常火,成为网络热词。在花卉植物中,也有“佛系”的。这“五树三花”就是在佛经当中提到的佛系植物。
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菩提”意为“觉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桑科大乔木高榕又名高山榕,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南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锡兰也有,多生山地林中。高榕的气生根和支柱根生命力特别强,所以它不仅会绞杀寄主植物,而且很容易形成独木成林。
高榕的果子虽然较小,但结得特别多,果熟时枝头无数小果如同红色的珊瑚,引来了多种鸟兽争食,热闹非凡,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长诗《厘俸》中说,它是“附有神灵”。花季时往往多种花在同一株树上开放,从而形成繁花似锦,五彩缤纷。
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贝叶经",也就是用贝叶棕之叶片制作而成的,有人认为贝叶棕是一种地理和民族文化的标记树,只要是热带地区,哪里有佛教,哪里就有贝叶棕,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民。视贝叶为自己文化发展的象征,并常常以此引为自豪,甚至对贝叶棕加以神化,认为只有心诚的佛爷才能种活它。
糖棕也称为砂糖椰子,人们喜欢用小刀刻划花序,然后花序汁就会顺着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一个花序可以产出4小桶甜汁液,糖棕的羽状叶片常年油绿,巨大而稠密,犹如天然的华盖,遮挡住热带炽热的阳光,又好似一支支绿色的大绿伞,给人们一片凉爽的绿荫,可作庭院成片栽种。
槟榔树的外貌与椰子树相似,高干挺拔,枝叶迎风,清秀可爱,槟榔的果实可食,南方一些地方人民,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愈嚼愈香,醇味醉入,槟榔也是一种药材,有止泻治痢、杀虫去积等功能,别名“洗瘴丹”。
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国花,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自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
别称文珠兰、十八学士、翠堤花等,为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文殊兰的名称可能使人误会此品种为一种兰科植物,但实际上此品种为石蒜科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时发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线形,雄蕊淡红色,花药线形,顶端渐尖,子房纺锤形,果近球形,通常有1颗种子。
姜科,姜花属多年生草本草本芳香花卉,秋冬季开花,穗状花序,长圆形,苞片长椭圆形,覆瓦状排列,每一苞片内有花3-5朵,花深黄色,形似蝴蝶,气味芬芳纯正,沁人心脾,唇瓣倒心形,黄色,当中有一个橙色的斑,顶端微凹,侧生退化雄蕊短瓣状,花朵由下至上依次开放,极为漂亮,自然栽培下,每个苞片可开花3-5朵,每支花期长约30天。
黄姜花原产于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印度,生于山谷密林中,花色深黄、鲜艳、芳香,黄姜花的花期为8月份到9月份,花开有淡淡的香味,十分迷人,成熟的黄姜花高度在1米8左右。
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被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其树形美观,奇形怪状,全株茎干含有乳汁,蛋花在温室栽培时冬季会落叶,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现,但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强的观赏性。
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雌蕊心皮多数,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缅桂花就是白兰花,是木兰科的落叶灌木,夏天为其花期,花香浓郁,在离树30,40米也可以闻到其香气,有些人甚至会买一些鲜摘下来的白兰花放于家中,使其家中布满香气,如冬季温度适宜,会有花持续不断开放,只是香气不如夏花浓郁。
原产中国云南,为中国特产花卉。假茎的叶腋处为真正的小花朵,清香、娇嫩,黄绿相间。更添一份精巧的美丽,花期长达半年之久。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在南方如养护得法,几乎常年有花可赏,适合栽植花坛中心,也是盆栽观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