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发展,学校教育面临着深刻的改革,传统的班级授课已悄然发展为交互式教学、个性化教学,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已发生新的变化。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泸高分校积极探索实践,努力打造独具分校特色的“智慧课堂”。
为了提高智慧课堂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优化发挥平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发挥后台数据对教学环节的精准分析作用,泸高分校于3月20日——4月18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智慧课堂教研活动月”活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研活动开展前,学校对所有参与智慧课堂教学的老师再次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培训,熟悉平台功能的使用,探讨平台功能与学科特点的高效融合,分享常规教学使用平台的心得和经验。
活动期间,为了更好地呈现智慧课堂的特点优势,上展示课的10位教师都积极准备,认真对待。
课前,录制微课,发送网络视频、课前辅助学习资料等,通过预习检测准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精彩纷呈的语数外智慧课堂)
课中,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丰富多样,随机点名,积极抢答,课堂练习,合作讨论,拍照上传,大屏展示......学生积极思考,高效学习。教师多元评价,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评价点拨,同时向每位同学推荐优秀样板作业,方便学习巩固。此外,通过课堂实况录播,保存教师板书,PPT批注等方式保留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同学们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再次学习巩固,实现了某种程度的“一对一”辅导,实现了个性化选择性学习。
(小组讨论,合作共赢)
(老师板书,清晰呈现)
(老师提问,学生思考,上传答案,争分夺秒)
(课堂批改讲评,及时查缺补漏)
(学以致用,小小作家,作品推送展示)
(巧用数据,全面掌握学习情况,高效一对一辅导)
课后作业辅导打破传统的集体讲评模式,教师对易错题、错误率高的试题录制微辅导视频,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灵活观看,自我内化吸收,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师者引导,学子探索,倾听交流)
(课堂练习,及时巩固复习)
课前、课中、课后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相辅相成,消除了学生学习的倦怠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这些课堂形式的变革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教学有效减轻师生的负担,后台大数据的分析让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每位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被清晰量化记录。
智慧课堂展示课,不仅是基于平板教学的一种教研活动,更是促进分校教师专业化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顺势而为,智慧课堂就是用理想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的理想。
仁爱教育,智慧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泸高分校直挂云帆,乘风破浪,未来,更精彩!
撰稿:程伟
审稿:罗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