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春秋两季是寄生虫的高爆发时期,我个人认为是魟鱼它体内有寄生虫存在的。鱼体健康强壮的时候,寄生虫就相对比较弱,但是一旦季节、水温或水质的震荡,寄生虫就会占上风,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喜欢凌空打喷嚏、吃食物的时候左右甩头、把食物嚼的很烂还是无法吞咽、两眼有凹坑、尾巴变细(应该是尾巴的顶部,靠近生殖器和肛门的地方,因为低等生物会把能量储存在尾部,所以不吃食物的时候最先消耗的是尾部的脂肪和能量)尾骨露出等等……野生的魟鱼繁衍生息之今就是最好的佐证。
魟鱼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极强的,所以在野外得以很好地生存下来,只是经受不起环境及水质的震荡。相对人工饲养其实最重要的,我想就是稳定的水质。
现在市场上的药太多太多,而魟鱼的毛病也在逐步升级,因为抗药性的缘故,很多药下下去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记得早些年养魟鱼,无论什么问题,只要一瓶必定清在手,基本都可以截断魟鱼飞回巴西之路。现如今几乎每个渔场都有自己镇场宝药,台湾的泰国的德国的荷兰的都有……因为我个认为这个和起步的早晚有关系,大陆的水族行业已经在用最快的速度飞奔赶上……很多我们周边的玩家和商家已经在推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了。
经过近2年的实践和研究,也尝试了很多的药,很多的药各有千秋,我个人觉得要对症下药是极为重要的。这里我自己就总结出了两个概念性的东西,即寄生虫性的和细菌性的。这两个病的特征是不同的,在用药的时候的方式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寄生虫性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个人觉得这样的鱼其实还是一个问题就是弱,但是这个我所说的弱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为的。因为我们在养魟鱼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激进,我们的缸毕竟和亚马逊的大河没有可比性,在那里没有污染,有绝对无法复制的好到没有词形容的水质,那么我们的水呢?重金属的污染、走水的不理想、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等……
走水
走水,我觉得走水是一个“灰常”的词眼,所以我用这个词装下逼,简单说就是水在循环的时候没有死角的出现。不要小看这个词,在养魟鱼里我个人认为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科目,绝对必修,并且值得一修。因为水循环走的好和走的不好,直接会导致鱼的身体舒适度……那很多人要问了,你说什么样的走水是好的,怎么看的出呢?我报以呵呵。我觉得好的走水,可以用我们的水泵达到将水体过滤每小时5遍以上,甚至更多。再就是用泵的压力和冲力让整个缸里的水基本达到流动的状态,没有停滞的地方。最后就是在水循环的时候可以有氧气的进入让水显得更加清新。好的走水可以水面没有任何小的泡沫,出水口的泡沫是马上破掉并消失的,如果走水不好,可能会有鱼缸壁有很多小泡沫久散不去,水面的水泡不容易破裂,养过海水鱼的都知道,这就是水里蛋白质含量过高,有很多系数指标超高了……
在我以前做缸和养鱼的理念里,25上水50下水什么缸都适合,到后来我做三米缸也是这样,直到我有了几年前的广州之行。我的恩师K哥,他教会了我什么叫走水,怎么走水。在此再次感谢恩师那种知无不言和你问想学,我必倾囊而授之的人格魅力!缸的走水其实就用水的冲力让缸里的角角落落都动起来,我从原来的上水管25变到了75,下水管由原来的50变到了90。而水的冲击力也使我的缸里有了不小的改变。因为水急了,所以鱼每天的运动量就上去了,那么他们消耗的能量也就随之增加,那么肯定的是它的摄食也会增加,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投喂的食量肯定的是鱼体内部的脂肪的堆积会减少,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反之,嘿,哥们你给你的魟鱼弄了张直飞巴西的机票……
还有就是很多人都说了一个问题,就是新缸的时候种鱼和小鱼都不容易出问题,但是一旦养段时间开始繁殖就不断的有问题。那么好吧,我开启装逼模式继续回答。如果你去等你的魟鱼生产,你会发现很多问题。我以前很傻老等,一般我都等到3点多睡觉了,但5点多它就已经生好了,后来有一种叫监控视屏的东西结束了我愚昧的土鳖生涯。魟鱼在生小鱼的时候不是先把小鱼生出来的,注意了哦,重点来了。她们会先放一泡类似烟雾弹一样的东西,再生,那么我就好奇了,这个玩意是什么呢?这个玩意我们大中国的中医有一个确定的名字叫“恶露”,建议兄弟们去百度一下,因为我一个大老爷们研究这个不免那啥……而这个“恶露”其实是母体排除体外的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人体排除了会恢复的很快,很可惜鱼这玩意是排放在缸里的,很多人这个时候不换水,还把小鱼放在原缸里,我这个时候只可以说:呵呵。我并不知道我的理解和我观察以及我得出的理念是否正确,那么我的那些医院里的死党给我绝对肯定的答案,我是对的。
我小的时候写作文就有一个问题,写到后来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就自己不断的往下写,似乎写的多了我的自我成就感就会和小宇宙一起爆发……不好意思有点跑题了。刚才说到药,这个药,对寄生虫性的,想起来了。
寄生虫基本分内寄和外寄。
外寄生虫算是个稀罕的东西了,扁扁的,会游泳,我们叫鱼虱或扁虱,也不知道科不科学,但知道就好,这个一般只有野生的魟鱼才有。如果你家的鱼有这个,那么只有恭喜您了,要不搞到纯正的野生鱼,要不就是你的环境已经无敌到和野外一样了……
内寄是个什么玩意,反正我是看不到,也没有看到过,但是死了的魟鱼的尸体解刨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它们停流且留下的溃疡。(顺带说一句,解刨鱼真的需要极大的抗吐能力,那个味道,怎么说呢,可以让你一个礼拜吃饭不香。冰冻的再化冻那个味,我想说,就是这个味,辈爽。)所以我想说一句,我门很多时候的很多药,把虫杀死了,但是虫子叮过的溃疡的地方的那个破口怎么的弥补和维护,应该就是为什么鱼下了药排出了提体外的黑绿色丝状物后还是不吃和不愿意吃的问题所在。我并不是专业兽医,我的想法也许有失偏颇,但有一点是肯定,和我一样可以连续一天几个小时对着鱼缸观察琢磨的傻逼肯定不多,吊丝这样养魟鱼的确太累了,但没有办法,因为我死不起,不可以死鱼,除了观察,我木有其他好做的了呀,除了时间和土豪可以比一下,其他什么都没有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呵呵又是重点哦。魟鱼长时间不吃会瘦,会尾刺露出,会尾巴变细,会头上有坑,会变的和纸一样薄……它的肠会粘连!粘连!粘连!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原谅我的天真无鞋。我在大夏天连续解刨那些臭到让我崩溃的冰冻鱼的时候,我的胃袋几乎天天在喉咙口,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坏人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好人为毛要九九八十一难,好把,我的努力换来了这个词:粘连。
这个粘连其实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最初,由于寄生虫的影响,魟鱼有食欲,因为肠胃还有饥饿的神经传导感觉作用,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摄入食物不多了。接下来呢,魟鱼还是会扑食但是基本只有咬的很碎很碎,我个人觉得它想吃,但吞咽的时候碰到了喉咙口的寄生虫引起的破口疼痛难忍,所以它以为嚼的小块点会比较好吞咽,可吞咽的时候还是疼,后来就放弃了。最后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放的食物它已经熟视无睹了,放在它的嘴边勉强过一下嘴,也会从肚子下来划过……其实这个阶段它的肠道已经没有了饥饿的神经传导作用,所以尽管它瘦的很,还是没有食欲,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饿的感觉,有点类似我们人饿过头的感觉。我观察到的这样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生物研究机构给我一个认可,所以我想说:一个屯里出来的农民请大家不要以一种太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我只是一个人默默地观察,用心的养好自己的每一条宝贝……(请给我一点掌声,谢谢)
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要决绝这个问题要两手抓。就是肠炎类的药要和除虫类的药要一起使用,这样即杀死了原有的寄生虫又使肠道的炎症得到缓解和修复。其实这个缓解和修复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因为它就在做一个事情,把刚刚粘连的肠道进行打开……很多人的药只下除虫的,但虫死了,它的破口还在,溃疡还是没有愈合,所以开口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有的人只下了肠炎的药,可肠炎的药杀不了寄生虫,依旧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下了药,魟鱼还是不吃,我们往往又下了第二次的药……我们下药的过程一般缸都不大,要2-3天换水,其实对鱼的各个内脏器官的损害是很大的,特别是肝和胆。鱼死的时候分明可以看到胆汁绿的都流到外面了……肝就更加惨不忍睹了,有的有很多黑色的斑点,有的干脆都糊了,好的肝应该土黄色很结实有弹性。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的话就一次把鱼的问题都解决好,这样对鱼的伤害就小。我们养鱼是为了繁殖,这样的伤害过了可以想象它们的子代有多难养……
细菌性
再有就是说的细菌性的。细菌性的其实很可怕,怎么可怕,因为细菌性的繁殖很厉害,往往速度很快。又是一种直飞巴西的落地签。一般的细菌性的都是伴随着有外伤和水质不好,我们养的魟鱼都是热带的,所以我们的水温一般在28-32,所以细菌繁殖的很快很快。比如今天吃的有点多,有点撑,明天就不动,后天就直飞巴西。细菌性的一般和肠炎、水肿为伴。早期的我,我的认识是,肠炎症状就是腹部肿大,或肛门红肿,并有丝状大便呈飘带状才是肠炎。但是经过夏天的那些恶心的解刨我觉得肠炎也是分阶段的。到了后期比如肠粘连严重或水肿拖便那就是它们拿出了隐型的翅膀硬生生地要回巴西了……
我花了那么大的篇幅说一些看似和用药没有关系的东西,但我觉得我的骨子就想写这个观察的过程和我认知的过程说一下怎么来的病。必须明确的是不同的药物治疗的病是不一样的,就想说明感冒的药治不了拉肚子。一般的杀寄生虫的比如,大白片和必定清。
大白片
这里我再说一点大白片。大白片,大家叫“沃特拉夫”,Water=水,life=生命,大概这意思,我农民就这样的理解。真的大白片你翻开角上面的说明书后面居然有中文,是双层的说明书,山寨的估计不好挖这。尽管写的是头洞症(我也不知道啥叫头洞症,是不是就是魟鱼不吃瘦了两眼间的葫芦口,我不知道,大概吧。)但是我觉得这个药对于没有用过药的野生鱼很很很管用,很温和,很好用。但是如果是人工鱼,那么好,这个和你发烧吃板蓝根冲剂是一样一样的,没有一点点毛用。我以前的大白片,我觉得口服的效果很好,但是口服的过程是魟鱼还会吃点,要不也“口”不进啊。口服大白片的要饿几顿,这样它相对回吃的猛些这样再喂,喂的时候把大白片切好了放泥鳅或小鱼肚子里,以魟鱼吃下的食物里有成块状的药为最佳。我后来观察,这个大白片可以增加肠胃的动力,杀菌的效果不太理想,也可以说明这个药物的温和。
土霉素
再有就是杀细菌的常用的土霉素。这玩意介绍貌似是广谱抗生素,我理解不太来。但我知道很多毛病用它可以,但是,但是土霉素不可以杀寄生虫。至于土霉素的用法我在前面的蛤蟆养魟里有说过,大致是土霉素是给人吃的,有很多淀粉,记得要把淀粉用性感的黑丝滤走……说到黑丝我就不淡定了。
复广
还有就是台湾的复广,我不知道叫广复还是复广,因为往左边读还是往右边读我不知道。智商低已经是硬伤了,加上没有文化……这个也是杀细菌性的,这个玩意下再多也杀不了寄生虫。
黄粉
还有就是黄粉,以前都说用上野的,名字听起来就带劲,可惜是小日本的,我就爱国一回了。还有一种是香港产的,黄色的,里面的颗粒和板蓝根冲剂一样,但是黄色的,这个也很好用。但是我用的最好用的是Arowana Gold,写的是繁体字:观赏鱼水质处理用,正面是一条红龙,罐子是白色的圆柱型的,里面的粉剂,黄色。这个药我是从台湾那买的,开始以为是日本生产,但我日本的哥们说,他们那里压根就没有生产过这样的东西,我窃喜,。这个黄粉为什么我说它好呢?只要一句话,我的那些母的鱼被公的从圆形咬到了椭圆形,都是用这神一样药救回来的。这药一下,收口快,腐败的肉会很快脱离盘面,很理想的药。
盐
那个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捆扰着我,就是下药的量已经接近了魟鱼可以接受的极值了怎么办?就是药再下多鱼就要挂了,而这样的药量却没有多少作用。呵呵,容我请请地告诉你……您可以在你下药的时候加一点盐。对于盐我是比较排斥的,因为我们养的是淡水的魟鱼而不是海水的魟鱼,海水的魟鱼可以通过渗透压把盐份排除体外,但是淡水魟就没有这个功能了。加了盐,魟鱼对药的吸收量会比不加盐大很多,和下盐的量成正比,但是这个我个人认为是最大招,一般最好不要用。因为盐份的浓度一高,魟鱼的组织细胞就会放水,魟鱼就会口渴喝水,这个人在海里喝海水死的更快是一个道理。所以请看好时间,一般8个小时就最好可以换水,因为用盐很容易引起肾脏系统的代谢问题,一旦肾脏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水肿随之而来,早期的水肿不容易被发现,和胖或吃的多很容易混淆。但胖吃的多基本都是中间突起一个球,而水肿是裙边加厚,越往中间越厚,这个厚还伴随着褶皱,吃的多和胖都没有褶皱。但我觉得水肿一般不太容易得这个病。
这些也就都是平日里傻傻观察所得,我不是一个“专家”,更不是什么科研机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爱鱼的吊丝,我希望我的鱼都好好的,也希望我一个人闭门造车的东西可以和前辈或更专业的人士探讨,一起把这个魟鱼养好。今天就到这里,晚上码子太累了,洗洗睡觉了,要不一会鸡叫了。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