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可听本文朗诵
如果有人提问:和父母三观极度不合是种怎样的体验?
那么,《红楼梦》中的三小姐探春应该是最有资格的发言人。
1
因为在贾府,几乎人人都把她那又蠢又恶的生母赵姨娘当个笑话看。探春无奈,只得撂出一句扎心的狠话:“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
母女俩生了嫌隙,彼此都有些情绪堵在心里,上不上下不下地憋屈着。终于有一天,她们撕破脸大吵起来。
起因是赵姨娘的兄弟去世,得了20两银子当安葬费,倒比“准姨娘”袭人母亲的丧葬抚恤少了20两。
赵姨娘一看,嗬,这不是欺负人吗?老娘熬油似的熬到这么大年纪,竟然还比不上那个未正式收房的袭人!
再一想,近来凤姐身子不适,探春正协助着料理家务呢。这死丫头,人人踹我也就罢了,她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竟然也不替我出头?越想越来气,便一阵风似的冲到了女儿面前去兴师问罪。
探春好声好气地解释,赵国基是贾府的家生奴才,和袭人的母亲不同。祖宗规矩,内外有别,所以才给了袭人家40两。
可赵姨娘不依不饶地嚷嚷开,拿“舅舅”的名头来压她,又说出些没脸没皮的话,“没有长翎毛儿就忘了根本,只顾拣高枝儿飞去了!”
探春气得脸白气噎,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定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怕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
出身是探春的软肋,说不得碰不得,就像横亘在人生里的一道隐秘伤口,一提起来就揪心地疼。
到了今天,我们把出身以及父母子女的关系,用“原生家庭”四个字来概括。
2
探春的原生家庭并不如意,它是主子与奴才的混合体,父亲流淌着高贵的血液,母亲却是卑微下作的代名词。
所以她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庶出”的烙印。
凤姐为她遗憾:“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嫡庶之分是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理论构成,血统与阶级的双重差异会折射到她们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影响性格形成和婚嫁配偶,甚至直接决定一个女人的幸福。
“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这是生而注定的无奈与委屈,二小姐迎春选择逆来顺受,三小姐探春却不甘沉沦。
脸面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最需要自己来成全。
投胎技术好,的确能占得优势。但决定一生结局的,却是后天形成的认知、性情和才干。
出身不高,但始终能有一条路通往高贵。所以探春工诗书、起诗社,女红针线样样拿得出手,自己就把自己培养成了大家闺秀。
但她的志趣却不仅仅在于闺阁的闲情逸致:“我但凡是男儿身,早就出去做一番事业了。”
女儿身男儿心的,说的就是探春本人没错了。具备这种特质的姑娘,没一个是弱的。
3
那一年,大老爷贾赦看上了贾母身边的鸳鸯,派了邢夫人来说和,威逼利诱全部用上,想尽一切办法逼鸳鸯就范。
贾母得知后,气得七窍生烟,盛怒之下,竟把毫不相干的王夫人也一起骂了。
众人都知王夫人委屈,却不敢出言相劝,唯独探春赔笑说:“这事与太太有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如何知道?”
一句话瞬间解救了王夫人,也给了无理取闹的贾母一个台阶下。场面迅速由冷向热切换,王夫人心里也有一团暖意升起来,也猛然看到了这位庶女的胆识与气魄。
所以凤姐抱病时,王夫人把料理家务的担子交给了探春。
果然,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探春。
她不是象征性地随便管一下,而是大刀阔斧地来了一番改革,砍掉了不必要的支出,又按着承包责任制的方法来分明责权,调动下人们的积极性。兴利除宿弊,以求扭转自家的衰败之势。
贾府的危机潜伏已久,秦可卿早已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中看出大厦将倾,她寄希望于王熙凤,称“婶娘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却不知冷眼旁观的探春同样也巾帼不让须眉。
遗憾的是,所有的“才自清明志自高”,都输给了“生于末世运偏消”。
经世致用之才,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此时的荣宁二府,其实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4
贾府的下人们,暗地里把探春称为“刺玫瑰”。
“这三姑娘是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王善保家的就被狠狠刺过一回。
抄检大观园那一回,那不识趣的老婆子作势要掀探春的衣裳,等待她的却是三小姐的大耳刮子。只听探春怒喝:“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
那一刻的她是威严庄重的主子小姐,就连王熙凤都不自主地敬畏三分。这威严的来处,正是自内而外的个性、能耐与才智。
那天,探春说出了整部书中最经典的一段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从家里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成年后重读红楼,翻阅至此,只觉得振聋发聩,似乎把全天下的破灭和失败都讲了个透彻。
悟出这个道理的探春,其实比谁都通透,比谁都睿智。
她的成长也清晰可见:从央求着宝玉买些精巧奇巧玩意儿的小女孩,到吟诗作赋的文艺青年,再到掌管家务的世家小姐,最后是弹压刁奴的主子身段。
一步步走过来,就是如今那些穿越小说里活生生的庶女翻身记。
当“成长”成为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主线,她的人生就注定不会太艰难,因为始终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在她的心里蓬勃生长。
从这个角度看,探春是大观园中最有可能过好这一生的人。
5
读红楼,不可不谈的是结局。
贾宝玉过生日,小姐丫头们聚在一起抽花签行酒令。探春抽到的是杏花,上书“瑶池仙品”,备注又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
众人拿她取笑:“我们家已有了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这句话已经暗示了结局,回到太虚幻境里的神秘预言,再重读那句“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时,探春的结局显然已呼之欲出。
高鹗在续书里给她安排的夫婿,是镇海总制周琼的儿子。周家镇守海疆,出嫁时,探春上了轿,又换了船,在茫茫水域上漂了三千里,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
也有人认为,探春最后的结局是远嫁和亲,做了家国安宁的牺牲品。
我更喜欢87版《红楼梦》里的演绎:南安郡王奉旨征西被活捉,需要他的妹子和番换回兄长。南安太妃不忍独女远嫁,便将探春认为义女,代替亲女儿去和亲。
无奈之下,探春只得坐着船、顺着风,茫茫然地漂进前途未卜的命运里去。
处处都是不得已,处处都是大厦将倾之前的委曲求全和小心翼翼。遣妾一身安社稷,安的是国的荣辱,更是家的兴衰。
在出嫁前一刻,编剧安排了探春和赵姨娘的催泪大和解,一声“娘”喊出,母女俩抱头痛哭。即将到来的生离,反而拉近了两颗疏远的心。
我愿意相信有这么一刻的温情脉脉,来作为临别前的和解与救赎。血脉之情发自天然,会被双方误解,却始终不能泯灭。
6
作者的笔墨触及不到远方,许多人于是将远嫁等同于悲剧,把探春的远去默认为死亡,要为她撒一把同情的泪。
我倒觉得,做了正夫人的探春,应该会比做小姐更幸福。
当红盖头被掀开那一刻,她便能彻底抛开“庶女”这个笼罩了大半生的阴影,以正妻的面目重新开始。
她有才有貌有情调,想必能赢得夫婿的真心喜爱,得到不逊色于宝黛的爱情。
她的心机与能力并驾齐驱,应该也会把里外各种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她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婆家再复杂,也可以游刃有余地穿梭其间。
有句话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人生前半段,我们受限于自己的第一次投胎,很难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留下的烙印。
但第二次,你对自身大概也萌生了些掌控意识,能把命运的主动权多多少少拿回一部分。然后借着再生家庭的组建和发展,走进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所以探春的真正结局,应该是家庭和顺儿孙满堂,等到老了,安安稳稳地死在暖和的大床上。
远嫁反而让她避开了树倒猢狲散的满目悲凉,对于这样一个有胆识有谋略有才情的女子,作者不忍心将她置于绝境,命运也不忍。
有一种人,嫁给谁都幸福,做什么都像样,去哪儿都站得稳。
-作者-
婉兮,专栏作者。90后,熬鸡汤、讲故事,我有酒、有茶,还有鸡汤,你有没有故事,要不要说给我听?微博 @婉兮的文字铺,个人公众号:婉兮清(ID:zmwx322)。
推荐阅读
往期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