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1998版 威县志
因在县城北门外,取名北关,李庄、围紫园、霍冉庄原为北关附属村,后析出。东关由马家沟、小潘庄、祁王府3小村组成,因在县城东门外而得名。原为北关附属村,1961年析出,另立行政村,因李姓较多,故名李庄。元末,王伯大(回族)奉诏任威州知州,携带黄姓阿匐到威居住,将原向堂街改名黄家街。1961年星光从黄街析出,另立行政村。元末,知州王伯大携黄姓阿匐及王姓同族随官到威,黄姓阿匐定居城内,王姓同族定居城内,以姓氏取村名王庄。一说,明朝,山东迁民至此建村,四周焕有坑塘,芦苇茂盛,取名苇子园,后沿写为围紫园;又一说,威县是明代校场村的围场,取名为围子园,后沿写为围紫园,原为北关附属村,1961年析出,另立行政村。明代,霍姓在村西南角建村,冉姓在村东北角建村,均为北关附属村,1961年,从北关析出另立行政村,冠以两村姓氏,取名霍冉庄。原名三和庄,明末,此地发生蝗灾,村民为避蝗灾在此建一蝗神庙,村名随之改为蝗神庙,后沿写为皇神庙。曾名庄棵树、西刘村,汉元始二年,代孝王玄孙之子刘如意被封为广宗王,死后葬于此地,墓名“定陵”。灵台建一高庙,灵台附近以大小分别称为大高庙、小高庙。明永乐初年,南京市三泉路马家胡同马某在燕王军队任职,后定居威县,以姓氏取村名马庄。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桑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名桑家庄。明代,山东莱州府即墨县贾姓迁民至此定居,以姓氏取名贾庄。明永乐二年,郭姓由山西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郭庄,因该村在县城北,1961年更名北郭庄。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赵王河西岸建村,因地势低洼,取名西河洼。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赵王河东岸建村,因地势低洼,取名东河洼。据传,唐以前该村名楼屯村,唐王外出巡游,病倒此村,臣下为他饭吃,故取名喂上营,后沿写为渭上营。该村是明沈简王食采群牧地之一,夏姓为百户官,在此建村,取名夏官营,后更名东夏官。明永乐年间,张、谭二姓至此建村,名张谭村,后因村小,在夏官营西侧,遂更名西夏官。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迁民多木工,生产小木推车的木耳,故名木耳寨,后沿写为莫尔寨。据传,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马姓迁民至此建村,多以种蓖麻为主,取村名麻固,冠以方位,南面村称前麻固,北面村称后麻固。原为肖家庄、侯家庄二村,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肖氏、侯氏所建,后因村小距离近,并为一村,名肖侯庄。明初,山西迁民至此建五里台村,此村称前五里台,因村距县衙约10里路,清代更名为十里村。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姜、王二姓至此建村,因在五里烽火台北,依前五里台村而建,故名后五里台。清代,前五里台改名十里村,后五里台去掉后字,称五里台原为十里村的附属村,1974年析出另建行政村,因张姓较多,取名张家庄。据传,明朝末年,山西洪洞县迁民辛姓至此建村,取名辛庄。明永乐年间,山东管姓迁民至此建村,居威县三里烽火台之北,取名三里庄,后明都御使王浚葬于此,明成化二十二年,奉帝命改村名为安陵,冠以姓氏,称管安陵。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北马庄马姓迁民至此建村,名小马庄,明成化二十二年,奉帝命改村名为安陵,冠以姓氏,称马安陵。据传,山西洪洞县郭公庄郭姓迁民至此定居,后山东青州府姜家井姜姓迁来,依郭姓而居,两姓间颇融洽,冠以姓氏,郭姜庄,明成化二十二年,奉帝命改村名为安陵,冠以姓氏,称郭安陵。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罗家庄罗姓迁民至此建村,后贾姓迁来,取名罗贾庄,明成化二十二年,奉帝命改村名为安陵,冠以姓氏,称罗安陵。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时家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郭姓迁民首居于此,该村在县城以东,取名东郭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赵姓至此建村,时村东有一大庙,庙内佛像用汉白玉雕刻,故取村名白佛村,清乾隆初,佛像被盗,后村名演写为白伏此村是较古老村庄,原名李家寨,明永乐年间,赵、潘、张三姓至此时已有此村,后沿写为李寨。明嘉靖年间,山西迁民霍姓至此定居,后陆续迁来赵、邱、戚、姜等姓,为防贼寇,四周筑起围墙、寨门,因霍姓首居此地,取村名霍寨,后因各姓间发生矛盾分村,各村均在霍寨前冠以姓氏而得名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胡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胡家屯。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孙姓在此建村,因村中有一小桥,故取名乔家庄,后迁民续至,在村东又建一村,分成东西乔家庄,民国年间并为一村,称乔家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建村,因距县城8里,故名八里庄。原名雉川村,明代为沈简王十八营屯地之群牧所,因村中方姓为巨富,更名为方家营,1961年按方位分为东、西、南、北方家营,曾为古广宗国、广宗县、宗城县治所,民国35年(1946年)为冀南军区所在地。该村建于宋朝,原名庄棵树,元至元中(1279年),村中一孙姓地主,改村名为孙家寨,元末明初,因战乱村无人烟,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庞姓、傅姓在此村西重建村庄,因濒临老沙河,取村名沙河铺,简称铺上,后人口繁衍,成为大村落,复改名为孙家寨。原是四个小村,从西往东名钟固寨、里仁寨、徐固寨、徐周寨,当时徐姓地主势大,统治四村,后并为一村名徐固寨,1988年分为东、西徐固寨。为半移民村,明代迁民至此居住,见一口高六尺、重八九百斤的大钟上刻有马塘寨字样,便沿用马塘寨为村名,民国26年,该村分为三个村,分别为公和庄、马塘寨、仁厚村。建国后三村并为一村,仍名马塘寨。相传,金宋交兵时,驻过宋军的马队,明代迁民至此建村,黄姓最早定居,取村名黄马坊,燕姓次之,取名燕马坊,李姓又次之,依次建4个马坊,后4个马坊并为一村,名四马坊。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驻过宋军的马队,明朝,迁民至此建村,贺姓至此建村时,因村小称小马坊,蒋姓、李姓、马姓、黄姓建村均在马坊前冠以姓氏为村名,后5个马坊并为一村,称五马坊。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村中多以磨油为生,取村名油坊。明洪武年间,山西迁民宋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宋庄。明万历年间,村中建一玉皇阁,庙基宏阔,因名大庙里村,后村北又建一村,明后里村,此存遂更名为南里村。原名湾里,山西迁民冯、葛两姓,山东迁民庞、王两姓至此定居,因在大庙里村西边,取名西里村,后一庞姓村民在县衙当马快,改村名庞苏庄。明永乐二年,冯姓从山西平阳府枣树村至此定居,取名西里庄,后改为王家庄,因该村在大庙里村北面,清改为后里村。明代,山西迁民张、赵两姓至此定居,因赵姓村民年长,取村名后赵庄,因临近大庙里村,1941年更名赵里村该村在清凉江西岸,宋朝时期航运繁忙,此处是清凉江上的第三个港口,故取村名第三口。据传,宋朝时,宋兵抗辽,此地为张姓官员扎的营寨,后取村名张官寨。该村坐落在沙河堤上,原名沙河村,宋朝时,徽、钦二弟被掳,各地为他们建陵台,此处陵台称倾陵,此村在倾陵附近,又王姓大户,改名王家陵(俗名前陵上),明朝,山西迁民至此定居,姓氏较多,为和睦相处,改名义兴村,民国后,复为王家陵。村西原有一座大佛堂,故取村名东堂村,因在倾陵附近,俗称大陵上。因村东原有一座大佛堂,故取村名西堂村,因在倾陵附近,俗名小陵上。原与西堂村为一村,俗称小陵上,1936年,与西堂村因学堂起纠纷,分为两个行政村,因张姓较多,又在倾陵附近,取名张家陵。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薛贯至此定居,因村西有一蒿丘,村人又多姓薛,取村名薛蒿寨,后演称薛高寨。明永乐二年,湖北黄冈县黄土岗村王伯诚至此定居,因村东有一蒿丘,取村名王蒿寨,后演称王高寨。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翟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翟家庄。现为乡政府驻地,此地原有周徐村、周言村二小村,明朝朱元璋的儿子沈简王朱模的沈阳卫十八营之第十营军屯于此,清顺治十六年,屯丁归威县,三村并为一村,取村名第什营。明朝朱元璋的儿子沈简王朱模的沈阳卫十八营军屯地之一,驻扎过宋军第四营,故名第四营。原名南陈庄,抗日战争时期,区长王成志牺牲于此地,为纪念革命烈士,改村名为成志庄。据传,宋金交兵时,此地是宋军种马草之地,故村名称草厂,冠以方位,南面的村称南草厂、北面的村称北草厂。明朝,山西迁民马姓至此定居,初取村名马家庄。据传,宋金交兵时,此地为宋军牧马场,后依传说更名为马场,后沿写为马厂。据传,宋金交兵时,该村驻宋军指挥官,取名头营阵。明代,翁姓始祖从浙江处州松阳县随沈王北征,占籍头营阵,改称头百户营,后简称头百户。据传,该村建于元朝,李姓居住最早,取村名李连头,后按方位分为西李连头、东李连头。清朝,此村种梨树较多成园,遂改名西梨园头、东梨园头,后简称西梨园,东梨园。明嘉靖(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的年号)年间,马姓由河南逃荒至此建村定居,原为东梨园附属村,后析出,名前林,民国初年(1912年),因临近东梨园更名为南梨园,民国20年(1931年)更名南林庄。明朝董姓最早迁居此地,取村名董庄,后山西洪洞县迁民韩姓至此定居,人口日繁,该村名为韩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南韩庄。该村建于元至元中(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名新家窑。明初,村中失火,迁至现址,村南有打造兵器的炉,故起村名炉头。民国中期,地方朱万卿改村名为芦头。明永乐(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年间,河南许州迁民高姓至此定居,取村名高家。该村建于明洪武(明朝第一任皇帝朱元璋的年号),当时村中多张姓,取村名十张庄,后迁民陆续至此,团结互助,关系甚恰。清顺治初,改名良善庄。明永乐(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年间,山西潞安府长治县迁民苏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名苏庄。明初,山西洪洞县两户刘村迁民至此,分别在南北两地定居,北面村庄取名北刘村。明永乐(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司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司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司家庄。据传,唐朝时,此地有一大佛寺,名圣安寺,寺内许多佛家。明初,山西迁民张姓、耿姓至此定居,张姓在路东建村名圣佛堂,耿姓在路西建村名耿庄,后两村合一,名圣佛堂。据传,此地原有庄姓居住,戚姓从安徽至此,在庄姓东边建村,取名东盖村。此地原有庄姓居住,明初,陈姓从山西洪洞县至此,在庄姓西边建村,取名西盖村。该村原为老沙河的一个码头,取名南码头,后村被水淹,康姓带领村民搬到村西重建村庄,因地势较洼,取名康家洼。明洪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十六年,谭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名谭家庄。相传,该村建于唐朝,村人愿该村多出官,取名老官寨,明永乐年间,洪洞县迁民至此居住。崇祯年间,山东高密县迁民胡姓也迁居此地,人口渐繁,分为东兴旺、西兴旺、中和村、老官寨、中保庄、南沙村、南杨庄7村,统称老官寨。民国27年(1938年)按姓氏分为管王老官寨、胡杨老官寨二村,民国36年(1947年)改称管王街、胡杨街。据传,此地是上白城故址,故名古城,1961年按方位分为东古城、西古城、南古城。明洪武二十五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吴姓至此、陈姓随军而来,军民杂居,因吴姓人多,取名吴家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杨姓、贾姓至此建村,因杨姓人多,取村名杨家庄。据传,宋朝时,村东南有一王母娘娘庙,当时有一王姓富户,占地48顷在此定居,取村名王王目,后沿写成王王目。明洪武二十五年,山西迁民吴姓、范姓、潘姓三家至此定居,因村南有王母娘娘庙,取村名吴王母,后沿写为吴王目。明永乐元年,山西迁民至此定居,此村建在吴王目、王王目中间,名中王目,清顺治二年,改名九马营,后分为俩村,东面村名张王目,西面村名九马坊。原为二小村,东面村名李家庄,西面村名要家庄,相聚300米,唐初,村西南建一铁碑寺,明永乐年间,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至此居住,逐渐兴旺,后刘姓始祖与族弟(今住山东临清县东速留庄)相遇,议定回去后均把村名改为速刘寨或速刘庄,后沿写为苏留寨。原为苏留寨的附属村,清雍正十一年,析出另立行政村,后戚姓从盖村至此,逐渐兴旺,遂改名戚家庄。据传,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建村,时村民多为佃户,故取名佃家营。因村四周有四座寺庙(南关帝庙、西兴国寺、北铁碑寺、东林果寺),中心为尚殿,后村名演变为佃尚营该村建于清天聪七年,因郭性最早居住,且村在县城南,故名南郭庄。秦李庄与董家庄原为一村,名马庄营,是沈阳卫军屯地之一,1956年分为两个行政村,西头董姓较多,称董家庄;东部秦姓较多,称秦李庄。该村建于明天顺四年,原为第四营的附属村,称小庄,1955年析出,自立行政村,因井王二姓较多,取名井王庄。据传宋辽交兵时,辽兵驻此地,称麦子乌营,明朝山西迁民陈姓、丁姓至此居住,曾更名丁陈庄,后周姓、高姓、陶姓曾更名为辛营村,民国27年定村名麦子乌营。唐开元前即有此村,历代几经异族侵劫,只剩13户人家,俗称十三户,明永乐初,沈阳中护卫左府千户贺庸奉令军屯此地,创立庄园,以姓氏取村名贺家营,简称贺营。明永乐六年(1408年),江南扬州府江都县曹祥、曹成,南京金陵人李升奉沈阳王令北上,在两王营北定居,创立家园,取名曹营(又名北营),民国26年(1937)与两王营并为一村,名曹王营。原为曹营曹氏后裔在东南岭下黄花之地创建的园地,1961年建立村庄,名曹西庄。据传,赵王河畔原有一“红龙寺”,明永乐初,山西、江南迁人军、民两籍人、在寺附近定居建村,以寺取村名红龙,又因此地在南北通道处,货物集散、商贾云集,为主要集镇,故名红龙吉安镇,后简称红龙集。据袁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三年,山西翼城县迁民袁成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袁家庄。该村系范氏祖居食采之地,明永乐初随沈阳王军屯的“北十营”之一,俗称范营,为与军屯有别又称范家老营,后称范家营。明洪武初,沈阳卫将佐许、胡、张三姓奉沈简王令军屯于此地定居,因许姓较早,取村名许官营,不久许姓绝宗,村名演为伙营,后因胡姓官居千户,又称胡家营,民国初,复改为许官营。据陶氏家谱记载,明成化年间,山东省青州府昌乐县村民陶成逃荒至此,在项家营北定居建村,以姓氏取村名陶庄。据项氏家谱载,明洪武二十四年,项氏始祖项亦旺随沈阳王北上军屯于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项家营。明永乐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赵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赵家庄,后简称赵庄。曾名姜良庄,永乐六年,南京人氏陈刚随沈阳卫在两王营军屯,天顺三年,迁至此地建立庄园,以姓氏取村名陈家营,民国初,改为陈庄。据李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人李琰,被官逐至此定居,因周围村名军带营字,此村较小,故取名小营。据沙氏家谱载,明永乐六年,沙姓奉沈简王令,军屯于此地,创立家园,以姓氏取村名沙营,后按方位分为东、西沙营。明永乐六年,沈阳卫将军钟保在此扎营居住,以姓氏取村名钟官营,1956年按方位分为东、西钟官营两个行政村,后简写为东、西中营。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威县通往南宫的官道穿过此村,此为接送难民的驿站,因村人对过往行人照顾很好,取名仁里集,亦称小集子。此地原有一座陵台,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陵台北建村,取名台头,后根据抬头见吉的吉语,取名为北台吉。明成化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杨姓至此定居,始名杨村。后李陈村李姓被邀来居住,因人多分为两个行政村,名杨村和孟李庄,民国初年又并为一村,名孟李庄,后又改称魏村。为半移民村,明以前,此村潘姓大户取名潘村,明初,迁民至此居住,仍沿用此名。明永乐二年,祁姓、王姓至此居住,取村名祁王庄,因潘村东西二庄曾为祁王庄的附属村,也有过潘村之称。明万历年间,山东迁民王姓至此定居,因村东有一条沙河,取名沙西,该村是附近较大的的集市,又名沙西集。该村建于明以前,因徐姓大户取名许村,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李姓至此定居,更名为李徐村,后迁民接踵而至,均按自己的方位取村名,先后有东徐村、西徐村、北徐村、中徐村、徐村,后来并为东徐村和西徐村。明洪武元年(1368年)此村有一关帝庙,村建于庙西,称为大洪庙村。永乐年间,山东莱州府迁民至此居住,因地势高,庙宇宏伟,遂改村名高庄村,后迁民日多,在村南另建一村,名前高庄,此村遂改为后高庄。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居住,住西头的张姓取村名张家屯,住东头医生多,取无病安宁之意,取村名大宁,后并为一村,名大宁。原为明沈阳卫军屯放牧之草地,后张姓从张庄至此定居,冠以方位,分为东、西草厂二村。后因场地发生争端,西草厂获胜,统一名为西草厂。明永乐九年,胡姓由本县元寺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胡庄。原名公议村,明弘治八年(1495年)改称姜七里苏(因距县城七里),后简称姜七里。明永乐年间,范姓至此在姜七里苏附近建村,取名范七里苏,后简称范七里。明永乐年间,赵姓至此在姜七里苏附近建村,取名赵七里苏,后简称赵七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山东迁民至此定居,当时此地是一片沼泽地,故取村名河沼。后改写为贺钊。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贺钊的西面建村,取村名西庄,又名镇西村。民国36年,为纪念八路军青纵三团团长李侍曾烈士,改村名为侍曾村。据传,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刘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刘庄。因有重名,后改为北刘庄。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马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村名马家庄。据传,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苏姓至此定居建村。因村东有一片树林,故取名苏家林。明永乐二年,山西榆次县迁民张姓至此定居建村,取名老君张。后改为北小城。原名天祝庄,因称天竺国,为劝导村民行善事,“祝”、“竺”同音,后改为天竺庄该村建于明初,曾为3个村,西段名东小城,东段名程王庄,后村名东辛庄。抗日战争时期并为一村,名东小城。因村小,又在陈村社南边沿上,取名南小城。后村西头苏姓兴旺起来另立村庄,名小苏庄。东头争强,取名天保庄。后合并仍名南小城。原名陈固,明洪武元年,庄姓由直隶昌黎县至此定居,改村名为庄家村。村庄原在现址东北100米处。明燕王扫北后,村落被毁,村民移至此地重建村庄,名西大城。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陈、刘二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陈刘庄。据明万历年间,重修石佛寺碑文:“石佛寺在陈村,始建于元,万历年间重修”的记载,陈村建于元以前。明燕王扫北时,村庄淹没。永乐年间,迁民至此,崔姓在北边建村,名北陈村。孔姓至此建村,名孔家庄。贺姓至此建村,名贺家庄。张姓至此建村,名张陈村,依次类推。后因陈村为大村,称陈村社,周围小村也均以陈村为名。故有北、孔、贺、张、杨五陈村。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李姓至此建村,名李家庄,因离陈村较近,陈村为社,故改名李陈村。1961年分为两个行政村,北边的村称后李陈村,南边的村称前李陈村。原名辛柴庄,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至此三户王姓,势力较大,改村名为小王庄。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刘姓至此建村,取名刘庄。1961年,因有重名改为小刘庄。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西2.2公里处。有1101人,耕地2549亩,其中水浇地400亩。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山东莱州府迁民李姓至此建村,取名李营。明嘉庆十六年(1811年)改名为陶管营。据传,明嘉靖年间,村中有一余姓做了七品官,故取村名余官营。据传,东汉末,曹操与袁绍战。袁军进军至此,值天降大雪,大军受阻,只得凑雪为泥,就地筑营,并以雪泥筑将台于村前,遂取村名为雪台。后演为雪塔。1961年按方位分为东、西、南、北雪塔。曾名西台庄。明洪武十年,山西洪洞县迁民郭姓至此定居,村南有座黄唐庙,故取村名黄唐村。后演称黄台村,分东、前、后黄台3个村,民国后期并为一村,名黄台。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董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董村。据传,古时候该村位于一条河道中间,名正河,后改为郑河。明洪武元年,山西洪洞县迁民郭友凉至此,在朱家河西岸建村。因此处是邻村饮牛之地。故取名郭牛村。明洪武二十五年,山东寿光县迁民赵姓至此,在郭牛村南定居建村,取名赵牛村。明永乐四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在赵牛村南定居建村,取名张牛村。据传,金朝时,村南有五条小河汇集,名五河口。明代,山西迁民至此,在小河北岸建村,建村较早的名北小河,有集市的村名集小河,王姓大户的村名王小河,张姓较多的村名张小河。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朱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朱庄,清末与南胡帐、逯家庄合并,名花而宋。民国后期分开,仍名朱庄。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张姓至此建村,取名张庄,清末军阀混战,为了安全,十八村联合,该村在最南端,改名为南镇村。据传,一千多年前,村北有条朱家河,河南岸有三个土台,名漳台,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王宽、黄之光、李德等几户人家至此,在北面土台上定居建村,取名北漳台。后演写为北章台。明永乐年间,范中炎一户由山西洪洞县至此(一云从南方迁来),在最南面的漳台定居,取村名南漳台。原与南章台为一村,民国29年析出另立行政村,取名大章台。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李姓和申姓至此,定居在章台中间的一个土台上,名小章台。由于在南北二章台之间,又改名中章台。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3.4公里处,耕地5866亩。据张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士洪至此定居,时村北河堤上有一鱼市,故取村名鱼堤。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郝子中、郝子乾兄弟二人迁至南宫县郝屯,后因兄弟俩闹家务纠纷,兄长子中迁至此地定居建村,取名郝家屯。明永乐年间,山东济南府迁民刘洪道至此建村,取名刘家屯;山西洪洞县迁民房姓至此建村,取名房家屯;王姓从北章台至此建村,名王家屯。抗日战争时期,按官村摊派物资,为减轻负担,三村并为一村。因三方均可受益,故名三益庄。原名营庄。因村小户少搬至别处居住,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王才兴至此建村,因村南三里有一南胡帐村,遂取名北胡帐。据韩氏家谱载,明永乐年间,韩老五由山东韩家集至此定居,取村名韩小胡帐,后改称中胡帐。据胡氏家谱载,明永乐年间,,取村名南胡帐,后与逯家庄、朱庄并为一村,名花而宋,民国后期分开,仍名南胡帐。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逯恺迁至王撞,后又迁至此地建村,取名逯家庄,曾与南胡帐、朱庄并为一村,名花而宋,民国后期分开,仍名逯家庄。村庄建于金朝,坐落在赵王河北岸,名五河口,明永乐年间,白、李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至此定居,取村名白小河,后村渐大,分为两个村,北面的村称西小河,南面的村仍称白小河。原有3个名字:东审、西审、苗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杨顺至此定居,发展很快,成为大户,改村名为杨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北杨庄。据传,潘固、里村原为一村,名固里村。元末明初,兵劫连年,修筑南北大道,冲经固里村。为避过军骚扰,路两侧居民背向远移,成为两村。路东者占固字,又因潘姓大族,取名潘固。路西者占里字,取名里村。建于宋朝,村北有赵王河,时管河者为掌史官,住在此村,故取村名掌史。元朝,里村、潘固原为一村名固里村。后与潘固分开名里村。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刚、王二姓至此定居,后刚姓发展为大户,更名为刚里村。1962年按方位分为东、西里村。据传,一、此村与西柏悦原为两个小村,为加强势力,免被外欺,联合为一村。村人愿友谊如松柏,取柏字;迁来高兴,取悦字,合为柏悦。二、村人望长寿,取柏字,迁来高兴取悦字,合为柏悦,后按方位分为东柏悦、西柏悦。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村中读书人取文章、才华之意,取村名章华村。1961年按方位分为东、西、南、章华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刘彦举由昌黎县迁至此地,取村名小刘庄,杨姓居住东部,称杨庄,郭姓居住西南部,称郭庄,后三村并为一村,名刘家村,因据章华村较近,又改称章刘村。后石赵武帝十二年(347年)在此置建兴郡。宋朝时,该村周围有土城墙,四门有吊桥,城周有72眼井,村内有几座小楼,像一坚固小城,名堡子城,因距章华村较近,又改称章华堡。明永乐三年,宋姓由河南修香回来,依此地杨姓而居,确定村名时,宋、杨双方互让,后定名为宋庄。曾与翟庄合为一村,名孟宋村。后分开仍名宋庄。据传,该村建于明朝,名孟家村,民国24年与宋庄合为一村名孟宋村。民国34年两村发生矛盾,又分为两村,名翟庄。据传,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张家营,后简称张营。据传,明初,云南省曹英一家至此定居建村,人丁兴旺,以姓氏取村名曹家营。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刘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刘家营。据传,明朝,山西洪洞县李、刘二姓至此定居建村,取名李庄,后刘姓对村名有异议,为求团结,改名为里庄。冠以方位,称南里庄。据传,明朝时,村南小河边有一种花老人,常去河岸赏花,遂取村名花疃,后因人口增多,居住分散,分为前后花疃2村。据传,明燕王扫北时,大军路过,在此安营扎寨,故得名军寨。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王姓至此定居建村,因村南有王撞村,故取名西王庄。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建村,村民厌恶战争,希望安定,按方位取村名东、西平安镇。后简称东、西平镇。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马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马庄,后因有重名,更名北马庄。原名北马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任姓至此定居,为取兴隆发达之一,更村名为兴隆寨。唐代,村北建一大寺院,村名佛堂村,北宋年间,寺庙被拆除,村名遂改为勿堂村。最早只邵、梁二姓居住,故名邵梁家。明朝,迁民至此,姓氏渐多,改村名为邵梁庄。1961年分为3个行政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偏南2.6公里处,村名起源和来历未见记载。原为从容的附属村,1961年划出另立行政村,因在从容东侧,故名东庄。最早居住有筱、辛二姓,名筱辛庄,后居民增多,部分村民南移,另建一村,称前筱辛,后演写为前小辛。最早居住有筱、辛二姓,名筱辛庄,后居民增多,部分村民南移,另建一村,原村称后筱辛,后演写为后小辛。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杨三太至此定居建村,因该村烧窑者很多,将周围挖土成洼,故村名窑洼。元朝时,该村仅胡、鹿二姓,名胡家庄。后村东建一圆形寺院,村名改为园寺。后简写为元寺。据传,明初,康姓首居此地,因村东、西头各有寺院一座,故取村名康寺固。1961年分为2个行政村。明初,路、坊两姓首居此地,村名路坊庄。后坊姓被驱走,因村周围地势低洼,村似圆台,故改村名路台。后演写为陆台。东汉时,此地修一“大兴善寺”,香火日盛,商贾农工聚为村落,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取村名七级。后筑城建门,遂成七级堡。1958年分为东七级、中七级、前七级、西七级、七级堡5村。原名洼庄,唐朝时,村人患流感甚多,为求神保佑,全村常年明灯高悬,故改村名高亮。明洪武年间,村中住有吕、曹二姓,村名吕曹庄。明末,迁民至此,因村西有三关庙、财神庙,村东有土地庙、菩萨庙,故村名改为北双庙。明洪武年间,迁民至此建村,当时村民魏姓较多,村庄处在朱甲河一片沙滩旁,故取名魏滩。后演写成魏疃。抗日战争时期,按方位分为前、后、西魏疃3个村。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建村,为纪念原籍“老鸹窝”,取村名飞乌。曾名小紫级。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高姓至此建村,因村庄位于威县最北边,故取名北高庄。曾名大紫级,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崔、尚、张姓至此定居建村。因村西头有三眼井,呈三角形,相距皆七步,故取村名三元井。据传,明永乐年间,于姓从山东省臭于庄至此建村,名于家寨,村中有一于姓武士,威望较高,村人有事求他,皆能办成,外号百事通。为纪念其人,村名改为士通。据传,明崇祯八年,张姓始祖张朝宗由南宫县张家屯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张家庄,后简称张庄。据传,约800余年前,有师徒二人擅长武术,在此定居,人称大力汉,小力汉。大力汉建的村名大里罕,小力汉建的村名小里罕。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阎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名阎庄。清末,曾改名阎家堂,建国后复为阎庄。始建于汉朝,因村民多姓尹、故名尹村。明永乐年间,迁民续至,按方位分为前、后尹村。据传,西汉时,刘秀曾至此安营扎寨,军马在此生一马驹,故取村名马军寨。金泰和年间,在此置洺水县。因是洺水县故址,故名古城,后分为前、中、后古城3个村。据传,明代,戴姓由本县古城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村名戴家庄。后演写为代家庄。原村西北有一小村,名银庄,明燕王扫北时,村庄废,明永乐年间,迁民至此,在银庄东南建村,取名银边庄。据传,明永乐十六年,山西洪洞县韩姓迁民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名韩家庄。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刘、肖、郭等姓至此定居建村,取村名大刘庄。明永乐年间,部分村民由现庄迁出西移5公里建村,取名西现庄。清末曾与西平、大平庄、东平并为一村,称西平现庄。后分开复称西现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赵姓较多,取村名赵村,1961年分为后、中、东、前赵村。
据传,汉朝刘秀曾在此地组织人们抵抗王莽,命村名为大张策。该村有吕姓富户,想修行成仙,考虑修仙必在山上,就把大张策改为大张山。
据传,隋炀帝时,村北有一座塔,陈姓首居此地,历代出文人贤士,故取村名陈贤塔。1961年分为东、西贤塔。
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此地有弯弯曲曲的小河,故取村名宏曲。
明万历年间,宏曲一田姓村民在此种菜园居住,渐成村落,以姓氏取村名田庄。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建村,后小张山郭姓大财主在此种地,取村名郭家庄,民国36年,因与田庄相邻,常在一起搞群众运动,后定名郭田庄。
据传,该村建于明朝。韩姓、李姓首居此地,臧姓较晚,但发展很快,取村名臧家庄。因距南辛庄(今安仁村)较近,在其北侧,又改名为北辛庄。
原名南辛庄,也称五虎辛庄,明朝,威县知县到该村巡访,见社会秩序安定,村民安分守己,故送名安仁村。土改时,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前安仁。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定居,建村时从地下挖出一只小船,故取村名张舠,1961年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张舠。
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当时村边有一条小河,为使河水不泛滥成灾,在河边修一镇河亭,后简称亭上。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北亭上。
明成化十六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孙、尹二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孙尹庄。
明永乐二年,该村有丁、曹、黄、寇四大姓居住,故名四庄村。后在村西南建一三教寺,遂改村名寺庄,后分为东、西、北、前寺庄。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徐京忠至此定居,后徐姓发展为大户,取“人丁之兴旺、村民知礼让”之意,改村名为兴让村。清初,徐姓居全村绝对多数,又改村名徐家庄。1961年分为东、西、南、北徐家村。
明初,窑民至此烧砖瓦定居,因当时村西北有一马母庙,故村名为南马母庙村。后因范氏兴旺,改名范家庄,冠以方位称东范家庄。
据传,明朝后期,山东潍县迁民至此定居,因村北有三教寺,故名南寺庄。1961年分为前、中、后南寺庄。
唐朝,村中建一延寿寺,村名延寿寺,因村庄是古老大村,寺势较高,又改名高公庄。1961年分为东、中、西、前高公庄。
明代,该村位于朱家河支流的三角洲地带,故名河里庄,又因村中种菜者多,李姓大户,俗称菜园子李家庄。
明以前,村名罗床古,因该村处在朱家河东岸,村南往东有一分岔,明初,村名改为河岔股。
明代以前,村东7.5公里处,有一赵姓地主,在此买地建村让佃农居住,耕种,取名赵家庄。后改为东赵庄。
原名屯子坑,明永乐二年,迁民李姓至此定居,人多势大,改村名为李家屯。
明永乐二年,张姓、郭姓至此建村,因村落地处大沙丘,地势较高,取村名小张山。
据传,明初,村落处在朱家河岸边,,,后简称鱼台。1961年分为东、西鱼台两村。
此地原有一魏家庄,明燕王扫北时,部分村民搬至别处居住,留下的村民在原村西北重建家园,称现庄。清末,曾与东平并为一官村,后分开,名东现庄。
明永乐二年,山东乐陵县迁民王姓,山西洪洞县迁民刘姓、赵姓至此建村。因当时村处沙丘,四周全是洼地,汛期积水将庄稼淹城黑色,故东面的村名东黑洼。清初,改为东平。
明永乐二年,山东、山西迁民至此定居建村。因当时村处沙丘,四周全是洼地,汛期积水将庄稼淹城黑色,故东面的村名西黑洼。清初,改为西平。
明永乐二年,山西迁民李姓至此定居建村,因其在李氏兄弟中排行最大,故村名大李庄。原与小李庄为一村。称双李庵。民国后期分开,仍名大李庄。
明永乐年间,吕、王、宋三姓首居此地。吕姓居西、南面,称吕家村,王姓居北、东面,称王庄(东庄)。宋姓居中,称宋安村。后三村合一,成宋安村。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蒋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蒋家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北蒋家庄。
汉高祖时,在此置经县,北齐省。隋开皇六年(586年)又置经城县。宋熙宁六年(1073年),经城县降为镇,即为经镇。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吴姓至此建村,名吴家庄。后与大宋庄、小宋庄、河里庄并为一村,名宋家寨。民国后期四村分开,吴家庄与小宋庄并为一村,取名吴宋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宋姓至此建村,因附近有小宋庄,故取名大宋庄,后与吴家庄、小宋庄、河里庄并为一村,名宋家寨,民国后期分开,仍名大宋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兄弟二人至此分别定居建村,南面的村名前张庄,后面的村名后张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赵姓至此建村,村大的名大赵庄,村小的为小赵庄,实为一村,称两赵庄。民国后期分为大赵庄、小赵庄两个行政村。
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两户苏姓至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并冠以方位,南面的村称前苏庄,北面的村称后苏庄。
明洪武元年,山西洪洞县迁民李天卷至此定居建村,因其在李氏兄弟中排行最小,取村名小李庄,原与大李庄为一村,名双李庵,民国后期分开,仍名小李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孙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孙家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被孙家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郭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郭家村,曾与草楼并为一村,名郭草楼。民国后期分开,仍名郭家村。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陈姓至此建村,取名陈庄,因地处于沙丘,草木丛生,清光绪年间更名草楼,曾与郭家村并为一村,名郭草楼,民国后期分开,仍名草楼。
明成化年间,名固献店,后人口渐多,又称固献镇,后简称固献,1961年分为三个行政村。
据郭氏家谱载,明永乐八年,郭姓从山西洪洞县至此时,已有葛寨村,后冠以方位,称后葛寨。
明以前,该村名大葛寨,明永乐年间,迁民至此,沿用此名,冠以方位,称前葛寨,1961年分为前葛寨一、前葛寨二两个行政村。
明永乐二年,侯姓迁民至此定居,因临近沙耳寨,故取名侯沙寨,后与魏家村合并称侯魏村,民国27年(1938年)分建行政村,更名侯家村。
据传,村东原有一全神庙,魏姓始祖兴和、和兴兄弟二人至此在庙内居住,有一虎入庙,二人奋起砍掉虎爪一只,遂取村名杀虎寨,后与侯家村合并为侯魏村,民国27年分建,称魏家村。
明代,山西、山东迁民至此,在老沙河古道耳形弯处建村,故名沙耳寨。后因该村柳树成林,更名沙柳寨。
清初,孙姓至此居住,以姓氏取村名孙家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西孙家庄。
此地原为五里台村地主赵际甲的耕地,为耕作方便,建一小村,长工姓赵,取村名赵家庄。
此地原为干集朱姓的耕地,清乾隆年间,为耕作方便,盖房居住,渐成村庄,取名朱家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蒋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蒋家庄。
明初,由于战乱,贫民四处逃散,流民陈立居路经此地,住在小神庙内,后定居建村,取名陈家庄。
明永乐年间,迁民至此建村时,此地有一棵奇异的白果树,故取村名为白果树,1961年分为4个行政村。
明以前,有杨姓居住,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时、白二姓至此依杨姓而居,仍名大寨。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刘姓至此,在古黄河支流北面建村,取名河北寨,后孙、马二姓陆续至此。清初,因村大人多,以姓氏分为3个行政村:刘河北寨、孙河北寨、马河北寨。
清代,由河北寨析出,由于家家富裕,人丁兴旺,故取村名富兴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韩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名韩庄。
明永乐年间,迁民王姓至此定居建村,由于地处老沙河,故取名沙河王庄。
清顺治年间,阎姓至此定居建村,由于西靠老沙河,又是新建村,故名沙河辛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冯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冯庄。
据传,明朝时,山西洪洞县迁民蔡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蔡寨。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张村。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赵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南赵庄。
明永乐十二年,杨姓自老官寨至此,在一片杏林中定居,取村名杏园村,后简称杏园。
由于该村交纳钱粮能带头,故取村名领头,后演写为凌头。清初,分为前、中、后凌头三个行政村。
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时此地为一片枣树园,故取村名枣园。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赵王河北岸建村。因地势低洼,取名洼里,后分为两村,北面村庄称后洼,南面村庄称前洼。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司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名司庄。
据传,明以前,此村有一雨姓画匠,因作画出名,故取村名为雨画,后沿写为于化。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居住,以姓氏取村名张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张庄。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罗五老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罗庄。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张姓至此定居,因为新建村庄,故名新庄,后沿写为辛庄,冠以方位,称后辛庄。
该村为土著村庄,据刘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刘姓至此,依魏姓而居,沿用村名魏家寨。
据传,该村建于宋朝,时有一李姓在此开店,后人口繁衍,成为村落,取名李店。
此地原为威县通往临清的一条官道,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潘傲至此居住并开饭店做生意,遂取村名潘店。
张姓始祖张云山为耕作方便,从后辛庄迁至潘店南居住,为潘店附属村,民国36年析出,另立行政村,冠以方位取名南辛庄。
据传,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李氏兄弟二人至此定居,因村周围芦苇很多,取村名芦村,后更名大芦。
原名张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周围几十里唯有该村为鸡泽县属,故更名为鸡泽屯。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至此建村,因在大台头村西,取名小台头,后改名东庄村。
明永乐年间,王姓迁民至此,在大里固附近建村,取名王里固。魏姓至此建村,取名魏里固。为避徭役,两村合为一行政村,民国后期分开,魏里固更名西里固。
明永乐年间,迁民至此建村,取名大台头,后取吉言改为台吉头,1961年,分为东台吉、西台吉。
据《广平府志》载,宋朝已有此村,名邵固,宋崇宁四年(1105年)为宗成县治,元太宗六年(1234年)县省,为邵固堡,后称邵固。
原名圈里,因被鲧堤环抱而得名,后村名起纠纷,常至县衙打官司,为使村民懂理、安分守己,县官送名全礼村。
明成化二十年,山西迁民丁姓至此居住,以姓氏取村名丁家寨。后建成丁寨
村庄建于辽代,因村在鲧堤管辖区西头,取名西天林,后萧银宗路过此地,改名为辛台林。
据传,唐朝时,有一绅士财多势大,雇佣许多佃户,为耕作方便,佃户在他地里盖房居住,成为村落,取名官地。
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清凉江东岸定居建村,取名大里固,后以姓氏分为两村:阎里固和董里固。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王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王家屯。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刘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刘家屯。
明洪武元年,山西迁民翁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翁屯。
明代,李姓从曲周护金口至此居住,取村名翁李屯,清朝,改为李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李庄。
清代,孙姓从本县河北寨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孙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孙庄。
据传,元朝有一牛兵部在此宿营扎寨,故取村名牛家寨,后简称牛寨。
原名谢庄,村后有一大寺,后有一秀才路过此地,见此村在大寺前面,便改名寺前。
宋元丰五年(1082年),刘姓至此建村,因村西头有座太阳庙,遂取村名太阳庙。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柳姓至此定居,因地势低洼,取村名柳家洼,后演写为刘家洼。
该村为半移民村,据传这一带多果园,此村有梨园,故名梨园屯,是义和团运动发祥地之一。
村名来历有二,一说,村西南原有一大里固村,由于遭掠抢,仅剩几户搬至此地建村,取名小里固。一说,该村原有梨园,村建于高处(即堌上),取名小梨堌,后演写为小里固。
该村建于宋朝,有赵姓大户,取名赵村。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赵村。
据传,村落建在赵王河弯曲处,故名王曲。冠以方位取名西王曲,俗名庞家王曲。
原为西王曲的附属村,1961年析出另立行政村,因位于西王曲南,故名南王曲。
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祝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祝家屯。
明初,山西迁民至此建村时,发现村东北石佛寺(据传宋朝所建)内铁钟上有“赵家营”字样,遂取村名赵家营。
因村落建于赵王河弯曲处,故名王曲,冠以方位,取名东王曲。俗名大王曲。
原与东王曲为一村,1987年析出另立行政村,因村民多为翟姓,取村名翟庄。
据传,宋朝有一官员王世公,为奸臣所害,诛灭九族,子孙有幸逃出在此建村,为纪念前辈,取村名王世公。
该村在赵王河弯曲处,取名小王曲,明初,山西迁民王姓至此建村,更名小王曲。
据传,该村原为一人口众多的古老村庄,由于战乱和灾荒,村中只剩一户陈姓,明初,迁民陆续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陈固。
原名南亭上。后被洪水淹没,成了一片桃园,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原村北1.5公里处另建一村,时正值红桃在枝,遂取名红桃园。
明代,该村为冠县在威县插花地北十八村的行政和集市中心,名中兴集。民国29年,分为四个行政村:干集、中兴集、朱兴村、西兴村。民国34年并为一村,名干集。1961年分为东街、西街、东北街、朱街、孙街5个行政村,1981年西北街析出,另立行政村。
该村坐落在老沙河东岸,为老沙河的五河口之一,名黑风口,明迁民至此,嫌其名不雅,改为西河口。
此地原为王家的杏林,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宋、魏、严三姓至此定居,取村名杏园屯。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梁姓至此定居,去村名梁庄,1949年更名南梁庄。
村庄位于清凉江西岸,原仅有几户人家,称小庄,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任姓迁居于此,村庄渐大。清初,此地沥水成涝,村中部分人家迁居清凉江东岸建村,称东小庄(常庄乡),该村遂改为西小庄。
元末明初,战争频繁,此地经常屯兵聚将,故名常屯。永乐年间,村中有一官吏名翟孝楼,为官清正廉明,为纪念他将村名改为翟孝楼村。清代复改为常屯。1961年分为南、北常屯。
唐代即有此村,因老沙河在村南东西流向,故取村名横河。
辛店是较古老村庄。据发掘的明洪武年间碑文记载,当时名北辛店堡,、经济、文化中心。民国31年,中国在此设立清江县。1961年分为东、西、南辛店。
明永乐十九年,安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安家庄,后简称安庄。
明以前,村庄位于清凉江西岸,名江西村,后被洪水淹没。明洪武二十五年,褚姓由山东潍县至此定居,逐渐发展为大户,遂将江西村改为褚家庄,后简称褚庄。
原为常屯附属村。民国31年析出另建行政村、因高姓大户,取名高家庄,后简称高庄。
据传,明朝以来,曾与横河合称魏河村,属南宫县。民国34年划归威县后,更名魏家寨。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魏寨。
明成化八年,山西迁民至此时,此地有一户土民姓史,后议定村名为史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马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名马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马庄。
唐朝时,村西建一王母娘娘庙,以庙取村名王母。因在庙东侧,称东王母。后演写成东王目。
原名镇店。明永乐年间,山西、山东迁民至此定居,改村名正店。后迁民日多,按方位分为东、西正店。
该村建于唐朝,原名黄亭上。后由于战乱,村庄湮没。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孙、张两姓至此定居,因周围是柳树林和沙滩,取村名柳滩,后演写为柳疃。民国35年分为东、西、后柳疃3个行政村。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杨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杨家庄,后简称杨庄。
元朝时,此地建有一座王母娘娘庙,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董姓至此,在庙西定居建村,取村名西王目,后演写为西王目。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邴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邴庄。1961年东、西邴庄。
原名东大城,抗日战争时期,分为南、北大城。1961年北大城又分为北大城一、二、三、四。
明永乐年间,山西平阳府苏、何二姓至此定居建村,苏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苏村。
明永乐二十二年,郭姓由本县郭牛村迁至此地定居,当时有一片枣树棵子,故取村名枣棵,后演写成枣科。
村名来历有二:一说,西汉末年,刘秀路过此地歇马,后修一歇马亭。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董姓至此定居,取村名亭上。二说,该村原名庄科。赵王河从枣科流经亭上村南,至陈固、西河口,又折回到亭上,过往船客利用这段时间下船休息吃饭,为此称歇马亭。后改庄科为亭上。
明永乐年间,夏姓迁至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夏家庄,后简称夏庄。
宋朝建村,原址在孟官庄村北,因清凉江决口,村庄被淹,常姓一家南迁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常庄。
据村西北脚下古墓中方石记载,“大汉故杨府墓志铭”,“乾祐元年”,“贝州董固村人,居张济里,文能压众,武赛猿猴”。考该村五代时,或名董固村,或名张济里。由于该村为鲧堤所环抱,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人们在此养鸭,村名鸭湖。随着养鸭业的发展,村庄渐大,鸭只渐多,又更名鸭窝。民国15年曾改为鸭河。建国后,复改为鸭窝。
明洪武年间,鸭窝村在南宫至临清的交通要道上,为招待过往行人,在村后开一店。后山西迁民至此,以开店为主,自成村落,名后店。
因位于清凉江东岸,原名江东村。名燕王扫北时,村民隋姓、翁姓、代姓在鲧堤上挖洞藏身,免遭杀戮,因此又称隋家堤口,明永乐年间,山东潍县迁民孙姓至此,将隋、翁、代姓三家请回,后建村庄时,取名孙庄。
清朝初年,任姓从西小庄东迁,在鲧堤上建村、名东小庄。
原系孟官庄村的附属村,称东孟官庄。据传,明永乐年间迁民至此时,田姓与孟官庄孟姓是亲兄弟,因迁民章则规定,亲兄弟不能居住一块儿,为居住方便,改姓田,东孟官庄也改名田村。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孟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孟官庄。
唐朝末年,该村北部有一小村名广西村,东面有一小村名铁匠庄,两村中间有一玉皇殿。当时由于战乱,江洋大盗常住玉皇殿内,闹得周围民不聊生,后两村协商,拆掉玉皇殿,两村并为一村,因村中牛姓较多,取名牛家寨镇,宋末,地方安定去掉镇字,称牛家寨。
过去此地有“无风大地一片黄,有风天昏地暗似扬场”之说,加上村中多以作豆腐为生,故取名豆腐黄屯,清初,作豆腐为生的户逐渐迁至此地居住,村庄渐大,后改名豆坊屯。
据传,这里原是一片桑林,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桑林附近建村,取名桑园。
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民何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何庄。
建村年代久远,据传,初建村庄在现址东北300米处,因地势低洼,迁到现址,村西有清御前侍卫张庆年墓碑。
原村东有一尼庵庙,名白玉庵,明永乐二年,齐、张二姓至此建村,取名白玉庵村,后庵改名千佛皋,村名亦去掉白玉二字,改称庵上,后演写为安上,1961年分为两个行政村。
因此处靠近清凉江,明朝山西迁民至此建村,取名大河。
此地是清凉江和索泸河交叉口,古代清凉江河运繁忙,称运粮河,此地盖房屋储藏粮食,称粮仓。因此地临水,恐遭水淹,又北移二里建仓储粮,称北仓,原粮仓称南仓,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至此建村,北面的村称北仓庄,南面的村称南仓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陈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陈庄,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东陈庄。
因房姓首居此地,名房家屯,清乾隆四十五年改名金家庄,因村后有王家屯,又更名前屯。
据传王姓自山西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王家屯,建国后更名后屯。
该村是一个古老村庄,因村东靠近鲧堤,四周有土丘围绕,故取村名团堤。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孟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孟村。
原名李家街,为南侯贯的附属村,1954年改名李家庄,1955年更名西侯贯。
据传,最初居住陈、刘二姓,后宫姓从本县南仓庄至此,因宫姓人多兴旺,故取村名宫家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梁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梁庄。
原名刘家洼,原来村北有一小村名老虎庄,人丁兴旺,而刘家洼村青壮年不断夭折。取俗语“好虎斗不过群狼”之义,更名狼窝,1961年分为两个行政村:北狼窝、南狼窝。
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潘姓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潘庄,1961年分为大、中、西潘庄3个行政村。
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李姓至此,在潘庄西北部健存,因村小,取名小潘庄。
最早居住为杨、张、李姓,原名杨张屯。元末战乱,村民所剩无几,明永乐年间,山东迁民至此定居,取不再迁徙之意,改名杨长屯。
明洪武年间,刘姓迁民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刘家庄。
村南原有一红伶寺,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至此定居,取村名北红伶寺,后改为北侯伶仕。
村北原有一红伶寺,明永乐年间,山西迁民至此定居,取村名南红伶寺,后改为南侯伶仕。
原名忠厚村,明朝迁民至此定居,“忠厚”、“中侯”同音,后改村名中侯,1961年分为两个行政村:北中侯村、南中侯村。
传说有二,一说明永乐二年,山西迁民段、王二姓首居此地,取村名段家王村,又名王村镇。民国36年,因村大分为西、前、后王村3个行政村。二说明永乐二年,山西迁民至此定居,为宋村营的一股,因闹纠纷,从宋村营析出,以村内大庙中桌子上刻字“西王”为记,取村名西王村。民国36年,因村大分为西、前、后王村3个行政村。
据传,此地原为寺庄一富户的田园,为便于耕作,佃户在此定居建村,因距寺庄4里,又有4姓居住,取名4里庄。民国31年按村大小和姓氏分为3个行政村:大里庄、焦里庄、崔里庄。
明初,山西迁民至此定居建村,东庄一村姓董,西庄一村姓吕,合为一村名董吕庄,建国后,分为东董吕庄、西董吕庄两个行政村。
明永乐二年,山西迁民至此定居,与宋村、王村合称宋村营。明兵部尚书贾待问给该村一口大钟,钟上刻有“义和营”。清初,从宋村营析出,取名义和营。
明永乐二年,山西、山东迁民至此建村,宋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宋村,曾与王村、义和营合称宋村营。清初,各村相继析出,1961年按姓氏分为魏、李、杨、赵宋村。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孙姓首居此地,以姓氏取村名孙家庄,后简称孙庄。
据挖掘古坟文物记载,村庄建于宋朝,名美丽池,后由于战乱,村民或迁或逃。明永乐二年,山西、山东迁民相继而至,郭姓为大户,村人团结,故取名郭固村。1964年分为前郭固、后郭固、东郭固、秦郭固四个行政村。
☞2017年威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公告
☞威县洺州镇各村村名起源和来历
☞威县常庄镇10岁男童身患癌症,希望老乡伸出援手!
☞2017年征兵已经开始!为了心中的梦想,参军吧!
☞ 【公告】威县疫苗接种门诊搬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