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春季拍卖,再度领衔亚洲艺术市场

 

清乾隆 

釉裏紅雲龍鴻福葫蘆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31.3 公分,12 1/4 英寸 

         拍品已售 9,720,000 港幣            

五龍穿梭祥雲,翻騰江海之上,雙目炯炯,五爪分張,威武雄健,恰應乾隆御宇天下,國力隆盛之氣象。自清朝立國以來,代代皇帝皆重視景德鎮官窰生產,推動瓷器工藝發展,是以精品佳器屢出,技藝時有創新改良,釉裏紅器之完善即為一例。
同款瓶例,據記錄僅有一件,曾售於倫敦蘇富比2001年6月20日,編號23,再售於香港蘇富比2007年11月9日,編號1216(圖一)。與此葫蘆瓶一樣,底署較為罕見之年款﹐「製」字右上之「刂」偏旁開口向內,這種寫法頗為鮮見,他例包括另一件釉裏紅葫蘆瓶,器形與本品相近,但下腹較扁,瓶身飾團螭,售於香港蘇富比1990年5月15日,編號193。另見一對類例,存紫禁城養心殿隨安室,據載乃乾隆靜心齋戒時常留之地,實景圖載於《清代宮廷生活》,香港,1985年,圖版177。清宮舊藏一件釉裏紅穿芝行龍紋葫蘆瓶,年款與本品相類,現仍存北京,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裏紅(下)》,上海,2000年,圖版174,同錄一件蓋罐,乾隆年款卻異,圖版178。
釉裏紅燒製過程複雜,須準確控制窰爐火候及溫度,成品難得。經高溫還原焰所出的紅色,向為吉祥喜慶之兆﹐甚得乾隆重視。乾隆對御瓷器素來精益求精,根據清宮檔案載,乾隆三年(1738年),高宗指「釉裏紅龍梅瓶,紅龍顏色不好,往好裏燒造」,見馮先銘,《中國古陶瓷文獻集釋》,台北,2000年,頁232。釉裏紅燒製技術在乾隆一朝已發展成熟,銅紅紋飾線條精巧,點畫細緻,發色濃豔,效果近似明初青花瓷堆疊積斑。
比較一件乾隆年款釉裏紅九龍紋扁壺,正面飾一條坐龍,四龍環繞,背面有四龍,九龍騰雲駕御海,壺頸飾一道如意紋,圖載《樂山堂藏瓷》,台北,2005年,圖版47,售於香港蘇富比2001年5月1日,編號538。釉裏紅龍紋瓶早見於元末及明初洪武年間,參考一件帶耳玉壺春瓶,斷代為洪武年製,上海博物館藏,錄於《中國陶瓷全集》,卷12,上海,2000年,圖版223。香港蘇富比曾售一件梅瓶,1990年11月13日,編號125。



  清乾隆 

青花雲龍戲珠紋螭龍耳扁壺 

《大清乾隆年製》款 

30.2 公分,11 7/8 英寸 

          拍品已售 22,320,000 港幣              

乾隆窰青花扁壺,繪翔龍矯猛、騰雲馭浪,顯彰帝王天威。滿清帝王為扭轉其異族形象,證其政權正統性,勤於深耕中原文化,運用各類工藝品強調皇權天授、順應天命。景德鎮御窰廠瓷匠受命依前朝名瓷為本,承舊創新,精益求精,官窰御瓷更得至美臻善。
雲龍戲珠紋威武攝人,取材早明雛本,畫藝越見精妙。乾窰之前,罕有龍紋扁壺,惟有少數十五世紀初作例存世,例如一件宣窰三爪龍紋扁壺,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卷1,北京,2002年,圖版89。這拍品紋飾中龍首正面直視,此式龍紋初現於十六世紀中期,晚明最為盛行,可見於袍服、瓷器,及各式雕件。然盛清雲龍紋飾,既模古、也納新,有其獨到之處。此處龍紋可溯自康熙一朝,劉源(約1638年至約1685年)奉皇命設計御瓷藍本,劉氏精書畫、工雕刻,筆下雲龍翻騰有力,威震天地,目光如炬,直視燄珠及觀者,象徵皇權至上。瓷匠以鈷青,染、點、勾描,細繪龍顏,靈動如生,盡顯巧技。
螭龍耳扁壺器形源自明瓷。十五世紀早期扁壺身腹橢圓,肩作雙耳,或借鏡粟特傳入中國之陶製扁壺。瓷人取其形制變化翻新,壺腹圓飽,纖頸細直,雙耳造形更為繁麗。十五世紀後,御窰停造扁壺,直至清代復燒,或因其形相類高古青銅扁壺,應和帝王慕古之情。
相類綴正面龍紋之青花扁壺極為珍稀,與此器可成對者,現藏上海博物館,錄於《清代瓷器鑒定》,上海,1994年,圖版159。望星樓藏一例,繪龍爪握珠,刊載於《清代康雍乾官窰瓷器:望星樓藏瓷》,香港,2004年,圖版20。比較另一壺,尺寸較大(50公分),螭龍耳,2007年11月7日售於倫敦蘇富比,編號407。
雙耳龍紋扁壺甚得乾隆帝青睞,除青花外,御窰也有燒造各式裝飾技法者,如一件鬪彩扁壺,略大,1980年11月8日售於紐約蘇富比,編號218,後二度售於紐約佳士得,1999年3月22日,編號317,及2004年9月21日,編號331。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例,器身海水紋間探出一龍,原為清宮舊藏,展出於《盛世華章》,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倫敦,2006年,編號217。清宮舊藏可見龍紋扁壺三式,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下)》,香港,2000年,圖版132,青花扁壺中綴團龍,周繞纏枝花葉紋,圖版232,則以胭脂紅彩畫龍紋騰飛於青花卷雲紋之間,圖版235,黃地青花龍紋扁壺。
參考一件青花蒼龍教子紋扁壺,蒼龍作側面之態,幼龍穿雲破浪而上,2013年11月6日售於倫敦蘇富比,編號16;另一例,2008年12月18日售於巴黎蘇富比,編號68。


  清康熙 

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 

《康熙御製》紅料款  

14.7 公分,5 3/4 英寸

        拍品已售 238,807,500 港幣         

御製琺瑯彩花卉盌,罕以粉紅作地,花式開光繪群芳,暗溢清香,誠登峰造極之作。如斯神品,舉世無雙,獨見台北故宮院藏,同著粉紅為地,繪花相異,但論色調、佈局,卻能與此匹配。二盌巧奪天工,同以罕色作繪,遙想康熙當時,二盌似分別由兩名畫師同坊並繪,成於一爐。景德鎮御窰燒坯,上送京師,再經紫禁城御作坊繪飾,甚或由宮中傳教士執筆畫彩,二次燒造,方得佳器如斯。此盌更曾為亨利奈特典蓄,來源顯赫,過去三十載深藏未露,如今得見,難能可貴。


器形雅正,弧壁渾圓,高嶺為胎,質密細膩,誠景德鎮御窰佳品,皚白美如雪。跋涉送京,宮中添琺瑯,外壁澀胎厚施彩,勻淨透亮。著粉紅為地,嫣緋嫩色,彷彿半怯羞容,庸須胭脂紅。畫四面梅花形開光,輕抹碧藍,內繪群芳,恰似倚窗觀晴空,青雲映花濃。朱槿裙下難自珍,百合豈羡虞美人,玫瑰梔子不相讓,水仙月季共幽香。花窗外,紺藍雛菊俯壓枝,瞰洋花捲葉,暗溢西風。妙筆下,或含苞、或盛綻,渲染細膩,纖瓣柔葉姿婀娜,意雅趣真。盌內巧留白,外底紅料書「康熙御製」雙行四字宋體款,罩雙方框,字體挺拔雋朗,照證清宮絕藝。


點石成金之求,亘古已有,無分中外,從不乏大力興贊者,然誰又以化金冶煉為旨,誓要製成千金不換之品?罕也。亨利奈特典藏粉紅地琺瑯彩盌,緋紅色以金煉,必須上有嗜新之君、下有技絕之臣,缺一不可,方可成此佳器,煉彩繪圖,無不登峰造極,堪稱康熙年間出類拔萃之創新御作。康熙皇帝品德出眾,秉性好學,積極務實,思想前衛,對科學態度開放,且廣任賢能,招攬敏思之仕、巧手之匠,身世不拘。又力興御作,紫禁城內設作坊,造就宮廷畫家、藝匠,聯同歐洲傳教士,通力合作,地利人和,為時雖短,卻為文藝發展迎來新姿,成就前所未見,製有此般雅器,別開生面,啟琺瑯彩瓷先河。普天之下,燃石煉金者,多有長生不老之求。在中國,黃金有「紫艷」之譽,早至漢朝已為人所珍,爾後也有「紫金」之屬,或乃帶紫調之金銅合金,廣受惜重。1 煉化而成之類金器,多含少量真金,火煅而成,更顯祥禎,較之真金,又勝一籌。以金煉色紫,中國哲者、術士古已悉之,鑽研自然科學者也諳其法,秘奧卻未及外傳至藝匠畫師。


康熙皇帝於紫禁城內、毗鄰寢宮之地,不厭嘈雜、穢氣、塵埃,不顧祝融之慮,大膽設立御作坊,以便親督科學試驗,品評御器製作。清帝為興藝作,且重任西洋傳教士,對他們進宮之宗教目的,不以為意。1680年代,法國路易十四(1643-1715年間在位)與滿清康熙帝建交,以琺瑯器作贈,康熙帝甚珍之,遂邀歐洲玻璃及琺瑯藝匠赴華供職。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造辦處正式設立十四作坊,其中包括琺瑯作(原寫珐琅,又稱法藍,與舶來洋彩相關),三十五年(1696年)又設立玻璃廠。2 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Matteo Ripa,1682-1746年)在五十五年(1716年)的書信中指,隨著歐洲科技的傳入,以及宮中歐洲畫師的協助,畫琺瑯之作雖仍稚嫩,卻有小成。3 五十八年(1719 年),「會燒琺瑯技藝」法藉傳教士陳忠信(Jean-Baptiste Gravereau,1690-1762年)進入宮廷畫琺瑯,然康熙皇帝對其藝不甚滿意。

江西景德鎮瓷胎畫彩之技,早已爐火純青,但清宮琺瑯作並非建基於此,御作內,同製銅、料、瓷胎器,建坊之初便讓洋人繪彩,當時歐洲琺瑯彩器方才始興,來華入宮者或從未繪瓷,遂感瓷面光滑難以著色,改以宜興陶器為胎,且向景德鎮訂燒局部不施釉藥或全素瓷胎,遣送京司上彩,以製新品悅君心。此盌除外壁與足牆外留澀胎,餘皆罩釉,必屬特定為琺瑯作訂燒之品。此盌所施金粉紅彩,在康熙琺瑯彩瓷中尤為珍罕獨特。膠體金煉成之紫紅、胭脂紅或艷紫,晶瑩剔透,然如兩盌上之粉紅,色若桃緋,須以鉛白摻金紅方成,多用於朵花渲染,或細部點綴,如此平塗敷色、密鋪為地,極罕也。此琺瑯彩盌上所飾雅致細膩,花式開光之間,加綴藍彩洋菊,尤為獨特。俯首洋菊,妙採仰視短縮之(foreshortening),配合梅花形開光,讓人不禁持盌手中,緩緩轉動,逐寸清賞畫師精心佈局。

張大千 春山瑞雪、行書七絶  8300萬港元成交!

张大千字画部分拍卖作品赏析

每日一赏丨明万历 蓝地百花百鹤长寿罐

每日一赏 | 官窑双耳衔环花口瓶

瑰麗珠寶與翡翠 女人一生梦寐以求的奢华

绝世孤品定窑黑釉盌2667万成交 16年价格翻一倍




宝粹

微信ID:Bc-Art

宝粹出品,精品不断。

定期推送新鲜、有趣、有用的独到资讯,为读者提供古玩收藏常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