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鲎”会无期吗?



                   本报记者 方晓淦

鲎,是比恐龙还要古老的活化石生物,也曾经是北海滩涂上寻常可见的生物,如今却变得罕见起来,而滩涂的渔网、人类的食欲、生态的破坏,都让鲎的生存面临层层危机。
据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鲎项目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短短20年间,北海地区中国鲎的数量剧减90%以上。

拯救!3平方米渔网困住127只鲎
日前,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BRC)与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一起,组织北海市实验学校的部分师生来到银滩镇白虎头村附近的红树林滩涂上,将近200只不到指甲盖大的一至三龄鲎放生。放生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在志愿者和专家的带领下,开始在滩涂上根据“鲎道”寻找鲎的踪迹,观察野生状态下的鲎。
当大家在欢乐的活动中收获颇丰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
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陈瑞芳的带领下,大家在滩涂上围着的渔网下发现了许多被困住的鲎,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一个被渔网围住的不到3平方米的角落,大家竟挖出了127只大小不一的鲎!
在陈瑞芳的指导下,大家一起动手,把这些被困在渔网下的鲎全部带到渔网外的海水中放生。记者看到,一碰到海水,原本在淤泥里死气沉沉的鲎一下子充满了生机,开始贴着地面,慢慢地沿着海水的流向往深水处游去。
然而,当大家都在为拯救了上百只鲎而欣喜不已时,又发现了一件令人心痛又气愤的事:一位老渔民竟拿着捞虾网和电瓶组,在大家刚放生鲎的地方开始电虾作业!当志愿者们上前抗议后,老渔民没走多远便又回到原先的地方继续电虾。最终,在志愿者们的强烈抗议下,老渔民嘀咕着收起工具,走到另一边的滩涂上继续我行我素。

痛心!从常见到罕见,20年里剧减90%
对于北海人而言,鲎并不陌生。白虎头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约20年前,北海滩涂上的鲎非常多,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他每当发现家里面没菜了,就会跟着哥哥到滩涂上走一圈,拎两只鲎回家打打牙祭。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吃鲎,近年来,鲎的数量大大减少,“现在的鲎比20年前少太多了,以前这滩涂上的小鲎多得跟现在的沙蟹似的,现在大老远的才看到一个。”该村民说。
那么,20年间,北海地区的鲎减少多少呢?据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鲎项目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北海地区中国鲎的数量在过去短短20年里剧减90%以上!而滩涂上的渔网、人类的食欲和滩涂的破坏,都让鲎的数量逐年减少。
BRC滨海湿地和海洋保护项目项目经理林吴颖介绍,鲎在破壳而出后,每次蜕壳便增加一鲎龄。幼鲎需经过1314年才能达到成年,在生长过程中会逐渐由滩涂迁移到2030深的近海海底生活。性成熟的鲎会在海中找到伴侣,并在繁殖期成双成对地重返海滩交配产卵。
据陈瑞芳介绍,北海地区有不少渔民会在滩涂上架设2多高的渔网,以便在退潮时捕捉鱼虾,为了不让鱼虾从网下逃脱,渔民们会把渔网的下截深埋在滩涂里,如此一来,鲎在返回海洋生活时便受到渔网的阻拦,只能在网前徘徊直到困死或饿死,因此便出现127只鲎挤在一个角落里的情况。
此外,滩涂的破坏也是鲎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陈瑞芳表示,与国内其他海域以及日本等国家相比,北部湾海域的滩涂堪称鲎栖息的“天堂”,然而,近年来北海出现用高压水枪捕沙虫的现象让许多沙滩和滩涂被毁,这种破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恢复,而沙滩和滩涂是鲎的栖息地、产卵地和孵化地,因此,滩涂的破坏对鲎生存的影响非常大。
“鲎数量剧减的主因还来自人类的食欲,市场上直径约30厘米的鲎一般都是15龄以上的野生鲎。”陈瑞芳说,尽管目前能够通过人工催产技术让鲎在交配后顺利产卵并孵化,但之后的人工养殖技术仍未完善,只能把鲎苗培育成一至三龄鲎时便放流到滩涂上,让它们自然长大,这一过程需要10年甚至更久,而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明显跟不上人类市场的消化速度。

疾呼!别让鲎在我们手中灭绝
鲎生长的缓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它们逐渐走向濒危,因此,许多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都开始尝试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延续这一物种,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人工催产和孵化。
陈瑞芳告诉记者,目前北海已经能够通过人工催产的方式让鲎交配产卵,并将这些受精卵成功孵化成鲎苗,“既然野生鲎的繁殖数量无法满足延续物种的需求,那就让人类来帮助它们。”陈瑞芳说,2013年至今,广西海洋研究所等相关部门已经在北海的滩涂上放流了约100万只一至三龄的鲎苗,其中2014年便放流了58万只。
宣传方面,FFIBRC和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也开始在我市部分学校中开展“爱鲎及栖”宣传活动,并在北海国际学校和市实验学校设置鲎养殖箱,由广西海洋研究所提供鲎苗和技术指导,让学生们分组轮流照顾,直到把鲎苗培育至合适年龄,再交给技术人员拿到滩涂上放流。
据林吴颖介绍,目前通过宣传和鲎养殖箱已经让许多学生对鲎有了深入的了解,下一步,BRC将加大与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的合作力度,将宣传扩大至沿海渔民身上,“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渔民对这些半大的鲎并不‘感冒’,但他们在滩涂上设置的渔网会阻拦鲎返回海洋生活的路,所以我们打算跟他们进行协商,让他们每天在巡查渔网时,把那些困在网下的鲎解救出来放回大海。”林吴颖说,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共同参与到“鲎保护行动”中来,别让这种已经存活了4亿年的生物在我们手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