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影票考验IP驾驭能力,花瓶概念是打不了胜仗的

文丨我是土妖   来源丨互联网爆料王(ID:woshibaoliaowang)


刚刚过去的暑期档,动画电影市场暗流涌动,一大批影片更是扎堆上映。就连刚刚举行的北京广电展上,影视剧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也是一片繁荣景象。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性躁动,市场一片大好”的光景下,曾被认为是“天作之合”的光线传媒与猫眼电影却被外界奚落成“难兄难弟”。


8月25日,署名为“卢苇”的作者炮轰光线传媒,发出了《致光线传媒的一封信(轻撕)》的文章,指责光线在国产动画电影《精灵王座》的宣发和院线排片上犯了严重错误,导致上映四天票房仅为可怜的2200万。


而在之前光线传媒与猫眼电影CP组合首次出击主导的《大鱼海棠》,也受到了粉丝的强烈抗议与吐槽。


显然,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前,影视剧所在的娱乐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的趋势明显,从IP到粉丝间的连接、服务模式不断变化,这对仅仅聚焦在电影票在线售卖环节的猫眼电影,以及更习惯传统玩法的光线传媒来说,考验的是IP电影的综合驾驭能力。


虽然猫眼也在试图向上游渗透,但其创造出来的大数据和票房预测的“玻璃花瓶”,终归没有让《大鱼海棠》获得赞誉,也没《精灵王座》发力,仅仅是交出一份说得过去的成绩单。


电影宣发成败,考验IP驾驭能力


当年的《心花路放》让猫眼一战成名,作为联合出品方和唯一在线预售平台,猫眼包销了4500万的预售票房,最终取得了11.67亿的数字。此役也一举奠定了猫眼的行业地位。但这种势头并没有维系下去,反而成为了猫眼电影无法超越的一个高点。


一些圈里人认为,《心花路放》是特殊时期、特殊政策下的产物,是通过高票补刺激市场的结果,其中存在不小的虚高水分。但如今,猫眼与光线牵手后,王长田坦言不会采取高票补。这一阶段在宣发上能否成功,票补效应褪去后,对IP的驾驭能力变得更为关键。


节骨眼上,偏偏《大鱼海棠》不争气,成了反面教材。作为光线传媒与猫眼电影联姻后的第一次联手,《大鱼海棠》成了业界争议最大的作品之一,以12年的国漫IP积累和庞大的粉丝支持为基础,5亿多的票房几乎可以定义为失败。


就连王长田也表示,如果放在去年,至少能创造10亿以上的票房。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光线主导的《精灵王座》再次折戟沉沙,票房仅是《大圣归来》的1/40。即使有猫眼电影这张牌,也丝毫没给《精灵王座》带来惊喜。


从《大鱼海棠》到《精灵王座》的不如意表现来看,症结主要有三点:


一是能否深度分析、挖掘IP背后的价值和运作规律,显然,在《大鱼海棠》这一仗上,光线与猫眼的功课没做好;


二是宣发要迎合IP及背后粉丝的情感、情绪,通过正向激励激活并提升粉丝的实际转化,在《大鱼海棠》宣发方面,猫眼错误地对标《大圣归来》,惹了众怒,引发了粉丝的反感,直接影响了票房;


三是,猫眼集中在票务层面,虽然向IP上游延伸,但远不是全产业链布局,即使有“光线+猫眼”的组合,协同效应也没表现出来。猫眼新掌门郑志昊就曾说过,猫眼是独立运作,不与光线绑定。


总体看,去年中国电影票房的火爆来自于猫眼、微票儿、糯米的高票补,本身就存在虚高的成份。但今年票房正常化后,能不能获得成功,剔除票补因素外,更比拼综合实力。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从今年初开始,猫眼的表现只能算差强人意,也错过了不少影片,与《魔兽》、《海底总动员2》、《独立日:卷土重来》等大片擦肩而过。有人分析背后原因认为,IP电影的宣发、运作上的不成熟,导致其整体市场地位下滑,模式探索上也碰了一鼻子灰。


玻璃花瓶打不了胜仗的


互联网派的企业侵入电影产业后,动辄提出“大数据”、票房预测等各种神器和概念,但为什么还是频频“踩雷”呢?道理很简单,玻璃花瓶远远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摆设的成份更高一些,还易碎。


猫眼在《大鱼海棠》等多部出品电影上的表现不如意,让其一直谈的大数据及电影产业生态改造的美好愿景缺乏了说服力。


在8月18日举行的“影响力投资峰会”上,猫眼CEO郑志昊再度抛出了电影行业互联网化、数据化的概念,指出电影行业数据化程度不高,但行业管理者、出品方、发行方及第三方机构分析师普遍对数据存在强烈需求。


就此,郑志昊大肆“推销”猫眼专业版,说是要免费为行业人士提供数据服务,并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用于票房预测。


说实话,这的确与猫眼一直所宣扬的向上游渗透的理念是一致的。与光线联姻后,王长田也透露过,猫眼会介入到电影投拍、制作等全产业链。但问题来了,猫眼一边“兜售”自己的大数据服务、票房预测的能力,一边却在自家的在线票务及宣发地盘上难有起色。这种“玻璃花瓶”式的玩法就成了打脸游戏。


试想如果有这种能力,为何自己主导的《大鱼海棠》等一众电影还不能一飞冲天?如果根本起不到作用,那么又何谈大数据玩法和电影产业生态升级呢?


不可否认,过去电影产业的运作机制透明度不高,一部电影到底能不能成功,只能靠天吃饭,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IP经济、社群经济、网红经济与粉丝效应盛行,还可对观影人群画像,甚至让用户在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深度参与,给用户更多的话语权,可以说是极大的冲击了电影产业固有的体系。


只不过,所有这些的前提是,玩家要实现全产业链条覆盖,才能发挥协同作战的效应。


猫眼的业务比较单一,急于向上游延伸,也是想弥补这一短板。只不过激烈的竞争留给猫眼的时间并不多,由此猫眼就出现了尴尬的情形:在自身能力不够时,一方面讲大数据票房预测,一方面又在实践上碰壁,这种情况下让其他玩家也用同样的方式辅助决策,岂不是有误导的嫌疑?


-END-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电影圈头条公号


感谢您关注电影业内订阅最多、最活跃之一的电影圈头条微信平台:dyq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