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汉尼拔



少年汉尼拔






加斯帕德·尤利尔


树林里有个小矮人,平静又沉默
他有一件紫色的小大衣
它告诉我们那个小矮人会是谁
是谁独自站在树林里
穿着他那紫红色的小大衣
                                   ——树林里的小矮人 



《少年汉尼拔》是汉尼拔四部曲系列电影中的其中之一。


四部曲按拍摄顺序: 《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红龙》——《少年汉尼拔》

四部曲按剧情顺序:《少年汉尼拔》——《红龙》—— 《沉默的羔羊》——《汉尼拔》


 其实还有一部《孽欲杀人夜》,是通过《红龙》改编而来,但是不属于正统系列之内。如果硬要加进去的话,可以视为《红龙》的前传。


偶然间接触到《少年汉尼拔》,便被画面和人风吸引了。观影之后也看过网上的一些评价,说是这部片子不如前几部情节紧凑,剧情夯实;主角也没有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老年汉尼拔更传神、更透彻。


我却恰恰不能认同诸如此类的评价。或许那些按照拍摄顺序来看的观众,会用先入为主的意识来主动导向对影片的感觉,从而在评价上或多或少失去了某种程度的客观,毕竟汉尼拔系列故事的起源均来自托马斯·哈里斯之手。纵然是大师手笔的非凡,到头来也是众口难调。所以还是抱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心态去品读作品吧,这样至少还能保留一些观影的乐趣。


这正规的四部曲我目前只看过两部,第一部是《少年汉尼拔》,第二部就是《红龙》。在这儿着重说些《少年汉尼拔》的内容,其它三部就放在以后再叙。


《少年汉尼拔》的故事背景从二战一直延续下来。讲述了一个在战争时期,一个叫汉尼拔的少年,目睹了自己妹妹被一群饥饿的残忍士兵杀死吃掉,长大以后疯狂复仇,将曾经的仇人依次手刃的故事。用手刃一词形容汉尼拔的复仇过程再恰当不过。他跟着自己的婶婶,练习搏击与剑术,日本武士文化贯彻整个故事,包括刀具的使用,祭祀祖先的过程等等。


早年的痛苦经历,让汉尼拔的成长变得艰难,他的内心也在曾经的阴影和强烈的复仇意愿下变得扭曲和挣扎。片中的探长就这样说过:“小男孩汉尼拔早在1944年就死在那片雪地里了。他的心随着Mischa一起死去了。现在我找不出任何词来形容他,除了……恶魔。”


外表是优雅沉着,风度翩翩的俊美少年,背后则是一个残酷冷血,令人发指的杀人恶魔。随着之后加进去的医生身份,更给了他近乎完美的改变,一个学识渊博,智商极高的人中翘楚,原来是一个嗜血成性的疯狂复仇者。


眼看着仇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剧情的最后,汉尼拔见到了那群残忍士兵的首领,当初就是这个人提出了吃掉汉尼拔妹妹的想法。


其实历史上人吃人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面对长期的战争,生灵涂炭,又恰逢极端环境,当饥饿压倒一切之时,人伦廉耻早已被只为肚子而活的念头抛之脑后。于是,饥饿的眼睛盯上了自己的同类,开始自相残杀。


入夜,风嚎似鬼,惨月当头。汉尼拔声嘶力竭的仰天大吼,用残缺的精钢匕首用力在仇人首领的胸膛上刻下一个大写的“M”,并伴以痛苦且含有复仇快感的音调,说出了片头兄妹二人在河边玩耍,汉尼拔亲切的对妹妹米莎说的那句话————“M for Mischa!”


以二战背景,建立的杀手汉尼拔形象,从此竖立起来。作为整个系列的第四部,又是以前传的格式开启的叙事,我认为这样的运作应该视为一个挑战。因为稍有不慎,就会与前几部产生冲击,成为狗尾续貂之作。好在加斯帕德·尤利尔够给力,成功的饰演了一个内心扭曲的变态杀人魔以及他年少青春的过往。俊朗外表下的那股杀气流露,狂野,又不失冷静。这样的性格输出,对少年时期汉尼拔的背景描画来说很是到位。


感觉从头至尾的不足之处,就是饰演汉尼拔遗孀婶婶的巩俐的角色了。


日本武士世家出身,又是汉尼拔剑术和搏击技的启蒙老师,甚至还掺杂着些许的暧昧。这种情节,完全可以大开特开,铺平了卷轴去加以改造和渲染。至少也得让巩俐饰演的这个精神领袖在汉尼拔的行动指导上贯穿全篇才更有韵味。


但实际上,整个影片对婶婶角色的真正塑造却少之又少,除了她优美的举止和性感的身段,在涉足汉尼拔精神领域方面,演绎的是在是太少了。


对银幕前的观众来说,优雅的外表,贵族般的行为举止,精确的犯罪手段,高智商背景下的幕后操作,残酷又冷血的犯罪行为,整合起来就足够有冲击力,足够满足一场视觉饕餮了吧。


作为一部惊悚片的定位,我想这些设定已经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