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图 购买文茜的愉悦学校
文茜说
白先勇年轻的时候,身体里住着一个苍老的灵魂。
,,但彼此间的恐惧和猜忌还是导致了很多悲剧。父亲最后相当于被软禁在台湾,一直到去世为止。
白先勇看尽了历史的沧桑和破碎的山河,所以他可以写出《父亲与民国》《玉卿嫂》《台北人》《永远的伊雪艳》。但是他又有一种优雅,后来写下和他的伴侣生死分别过程的散文《树犹如此》,不掩饰也不强调自己的性向,只是叙述两人相伴的过程。
但是现在的白先勇呢?这个 80 岁的「老作家」,皮肤还很白皙,心里居然住了一个年轻的灵魂。他在十几年前发愿,不能让那么美的昆剧失传,所以写了青春版的《牡丹亭》,请苏州当地的人来演;他在台大教《红楼梦》,很多早已离开学校、四五十岁甚至六十几岁的人,都跑去旁听。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是康熙亲信,康熙驾崩之后,曹家被抄家,曹雪芹一家只能去郊外,连吃一碗稀饭都很难得。在那个时候,他写下了《红楼梦》。
我想,没有多少人能比白先勇更适合诠释《红楼梦》了。
白先勇
「情一生根,拔都拔不掉」
我们中国的浪漫文学有两座高峰,一座在明朝,一座在清朝。我最喜欢两本书,一本是《牡丹亭》,一本是《红楼梦》。《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它们的主题都是「情」,而《红楼梦》「情」的范畴更大。
「情」这个字很奇怪,它只属于中国人,英文是翻译不出来的。不是 love,也不能用 passion,更不是 desire。我在加州大学给没有中文背景的外国学生讲《红楼梦》,讲到这个「情」字,怎么也讲不清。
《红楼梦》还在「情」字后面加了一个「根」,情一生根,拔都拔不掉。像林黛玉,情根一拔就死了;宝玉前生是一块在「青埂峰」下的灵石,青埂就是谐音「情根」,所以贾宝玉的情更深。
我们中国自己有一套非常特殊的美学。比如色彩,我们很善于用大红大绿这种冲突的色彩,但现在这种美学品味不见了。在 19 世纪,我们对自己文化丧失信心的时候,一切向西方看齐;而我们自己的美学,反而被西方学去了。
《红楼梦》被翻拍多次
每个版本都有对中国美学的不同诠释
西方的小说,可能几十页都是叙述分析,讲哲学和心理讲半天;中国小说就好像在看戏,靠一场一场的场景、一折一折的小戏,串成一出完整的戏。尤其是《红楼梦》,它的叙述手法很奇特:靠对话。
曹雪芹有一双了不得的耳朵。我自己也写小说,所以知道耳朵很要紧,听人讲话,要能辨别得出他讲话的特色。曹雪芹厉害到,你翻开《红楼梦》的任何一页,把说话的人的名字掩盖掉,看他说的话,你就知道是谁。
这是很难的。写十二金钗每个人不一样已经难得不得了,还有一群丫鬟、小伶人、老婆婆……《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的一个高峰,全靠贾母跟刘姥姥这一对逗趣老太太的对话。一个贵族老太太,一个乡下老太太,她们两个居然可以对话,而且很有趣。
红楼梦在开篇即已预示各人的命运
而且说话还很讲究分寸。什么身份讲什么话,什么时机讲什么话。王熙凤八面玲珑,在贾母面前讲一套,对下面人讲一套,完全不一样——曹雪芹下重彩写得最好的一个人,不是林黛玉,是王熙凤。
林黛玉是第一女主角,她出场的时候却非常低调,「贾雨村的一个女学生,身体很弱」,就这样。如果是一个二流的作家,林黛玉一上场,急不可耐地就会写很多,曹雪芹不,他要等林黛玉进贾府以后,从贾宝玉——那个她缘定三生的人——的眼光去看她。这就对了。
像王熙凤这么重要的角色,却要等林黛玉进贾府之后,贾母、三姐妹这些亲戚通通介绍完了,这个人物才出来。她的出场也很有意思,「人未见,声先闻」,一句话「我来迟了」,那个味道和派头就完全出来了。后面的描写,也把她写得压倒群芳,「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王熙凤的性格在开场短短几句话中便得体现
曹雪芹真是会写。他的祖父曹寅很得康熙宠爱,编过《全唐诗》,自己也会写剧本,《续琵琶》至今还在演。曹家有自己的家班子,所以曹雪芹从小就天天看戏。我觉得《红楼梦》了不得的地方在于,常常有「戏中戏」:他所描写的戏曲不是场面上用来装饰的,而是和后面的剧情有关。
贾宝玉的姐姐元妃回来省亲,点了四折戏。表面上看就是点了四折戏,但其实每一折都关系到家族的命运。
第一出《一捧雪》,讲的是有个人有一个宝贝 ,一个叫「一捧雪」的杯子,一个奸臣为了夺取这个宝贝,抄了他的家——最终,曹家也被抄家了。另外还点了《牡丹亭》《长生殿》,这在当时都是很流行的,其中却隐伏了林黛玉之死、元妃之死。
红楼梦中的戏曲涉及《牡丹亭》最多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小时候看不懂《红楼梦》,整天看他们三角恋;年轻的时候又非常西化,崇拜近代主义。但现在我想回归传统,我是来赎罪的。推广《牡丹亭》和《红楼梦》,不是我个人的愿望,而是我们民族的文艺复兴。这种文化觉醒,应该是整个 21 世纪的大浪潮。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中国文化的特色,我觉得我们是「线条文化」。从象形文字开始,中华民族对线条的掌握应该是全世界最厉害的。看看我们的书法,那种千变万化的线条;看看我们的桥,从来不是直的。
我们的性格也不是直的,我们是一个复杂的民族。我觉得是时候重新评估我们的文明了。
《红楼梦》之所以是经典之作,因为里面不仅描写了大家族的陨落,还细细勾划了小人物的生活,不仅有极其细密的编织写作技法,还真实而残酷地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情缘……点击此处购买《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红楼梦」。我们没有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前来点化,也不知是否有下辈子可以再续前缘,但我们可以停止在命运中挣扎沦陷。
这里是文茜的愉悦学校。这里并不提供科学原理,只有活生生的人生经历,以及岁月过后的人生思考。希望他们的人生态度能给你一些启示,关于逆境、选择、和解、死亡……如果你觉得生活并不快乐,那么希望你有勇气重新来过。
更多
- 商务联系 -
寿小姐 shoujiayin@890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