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 山水诗乡!《微看乡愁·宣城》带你走进多彩宣城的乡愁记忆!

特别策划

无论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还是“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守望者,故乡都是永远的精神家园。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生命的方向。中国国际徽商论坛官方微信每周四推出《微看乡愁》特别栏目,带您走进故乡的精神家园。中国国际徽商论坛于2005年发起,是由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安徽省主要领导、徽商精英人士、知名专家学者出席的一个高规格论坛,也是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徽商论坛官方微信致力服务政商学界,搭建政商学界互动交流的平台。欢迎安徽省各地方政府、开发园区、特色古镇来稿推荐。

中国国际徽商论坛秘书处   

马明   13966680183  0551—62663281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南倚黄山,西与池州市毗邻,北与南京接壤,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是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

宣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鳄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





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系宣城文化魂之所在。此山坐落在宣城市区北郊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西晋时为避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大小山峰60座,坐拥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最高峰翠云峰海拔324.1米。周围60余座山头如鸟朝凤, 似众星捧月簇拥在一峰周围。敬亭山虽不高,但在此丘陵地带拔地而起,远看满目清翠,云漫雾绕,犹如猛虎卧伏;近观林壑幽深,泉水淙淙,显得格外灵秀。



敬亭山既无天柱山之险峻,也无九华山之灵秀,更无黄山之奇绝,她不追“五岳”之雄奇,不纳“四佛”之烟火,但自有清丽时俏之容,千古诗山之誉,风流不绝之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齐谢朓诗赞:“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诗仙李白七次登临,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千古绝唱。至此之后的一千多年,敬亭山吟无虚日,白居易、杜牧、韩愈、欧阳修、苏轼、文天祥、汤显祖、文征明、石涛等先后登临,本土名士梅尧臣、贡师泰、施闰章、梅清倾力吟咏,先后有300多名文人墨客、数以千计的诗文记画涉及此山,“遂使声名齐五岳”。

 





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而名扬天下。 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又疑武陵人家。桃花潭四周点缀着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千年的垒玉墩,深藏奥妙的书板石、李白醉卧的彩虹岗、踏歌声声的古岸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


桃潭烟波使人陶醉,桃林春色让您留恋,移步皆成景、四时景宜人。






中国鳄鱼湖


中国鳄鱼湖即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中国鳄鱼湖位于宣州区南郊。中国鳄鱼湖是一处岗峦起伏的丘陵,中国鳄鱼湖境内有高大乔木和灌木丛林,泽边草丛荆棘,植被覆盖良好。沟壑、池塘、山洼、水库贯串其间,连成水网,中国鳄鱼湖是一处适宜扬子鳄栖息繁衍的理想生态环境。


中国鳄鱼湖始建于1979年,中国鳄鱼湖是我国最大的扬子鳄保护基地。经过20年的人工饲养繁殖,扬子鳄数量由当初野生的140余条,增加到1万余条,并具备年繁殖1500条的能力,扬子鳄已渡过“濒危线”。这一成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赞誉。






查济古村落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


查济村四面环山,周围有四门(钟秀门、平岭门、巴山门、石门)、二塔(青山塔、如松塔);三水(岑河、许河、石河)合一,穿村而过。


跨河架有平桥、拱桥、洞桥。有一百零八座祠堂,一百零八座庙宇,一百零八座桥梁;有孝子坊、贞节坊、官宦牌坊等十八座。有元、明、清三代古民居100余幢。关于查济风光,有诗赞曰:“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


其中: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处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明代的“涌清堂”、“进士门”,雕刻细腻,结构精致。是查济村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宣笔


宣笔产于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笔”),是中国四大名笔之一。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盛行于唐、宋,均有制笔名手。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宣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墨


创始人为南唐制墨名人奚超、奚廷珪父子,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徽墨以松烟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它原料,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等特点。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


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


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宣纸生产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皮为主,配以部分沙田稻草,经过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


宣纸制作技艺不仅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砚


历史上,宣城产的砚台久负盛名。宣城砚台的制作开始于汉代,到了唐代宣砚已经风靡全国,成为当时著名的砚台之一。宣砚选用的是可与婺源的龙尾石相媲美的宣石,其特点是黑亮如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形状大致可分几何形、仿物形、随形和自然形。

古代宣砚的生产地点在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今天当地仍可看到古老的采石坑遗址。


综合自腾讯、百度、宣城旅游

审稿:马明 / 编辑:夏洪军 张楠楠